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很多华资大佬不都是从内地来的吗,包船王可是香江的大亨啊。”王芳夸赞道。
      “包船王出生在民国时期宁波一个商人家庭,包父常年在汉口经商,家庭还算富裕。宁波地处东海之滨是浙省最大的港口城市,是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有着悠久的商业传统,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商帮——宁波帮。
      13岁那年,包船王到上海求学,学起了船舶,后来进入了银行工作。1949年初,包船王与父亲一起携着数十万元的积蓄,到香江另闯天下。开始的时候,资金不够,在朋友的协助下,筹集了70多万美元,包船王也走上了航海之路。
      包船王通过不懈努力和卓越见识发展为香江一代大亨,也是华人的楷模。”何宇介绍道,东南亚华人谁不佩服包船王。宁波人太强悍了,改革开放初期就全部外出做起以物换物小生意,其中成就了无数商业大佬。
      “包船王只有四个女儿,那么多家产也不知道以后会便宜谁。”王芳笑着打趣道。
      “包船王人生事迹也会写进香江历史,一代传奇人物功成名就。”何宇羡慕的说道。大家怎么都关心人家的家产啊,那女婿必须是欧美名牌大学的硕士,档次低人家能看得上。
      “这天水围也是真够落后的,你介绍下这里的情况吧。”
      “天水围原为渔塘。其南为屏山,北面是辋井村和米埔自然护理区,西面为厦村和虾尾新村,东面为冯家围和东头村,距离中环市区大约25公里。
      这里被丘陵环绕交通不便,这里的人基本也走不出去,港府估计也不会规划这里。目前附近人口有不到八万,土地大部分都在这些村民手里,一尺也就1港币多点。这里缺水缺电工厂肯定不行,养殖场还是没问题的。”王芳苦笑道。我也没想到天水围这么穷,这里压根就没法运输啊。
      “最合适的地方是哪里?”何宇问道。这里这么落后难怪李超人二十多年都没开发出来,港府不把交通问题解决了开发商肯定不会抽风开发这里,无利不起早吗。
      “也就坑口村那里比较合适,靠近后海湾可以走航运,不过这里修建码头恐怕很难。”王芳郁闷说道。
      “如何才能修建一个小码头?”这里海对面就是宝安,自己没能力建码头,要是靠渔船运输除非自己抽风了。
      王芳:“应该很难,为这里村民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村民担起运输的职责港府也不能说什么。运输我们就不能出面了,让村民去闹吧。”
      “要是让包船王的公司运输呢?”
      “包船王公司的那些货轮都是万吨级别的,我们这点小生意人家压根看不上。当然,我们走出香江勉强能搭上线,现在其实也可以找那些社团来运输。”王芳打趣道。
      “先建养殖场再说吧,我们现在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以后问题以后说吧。”何宇无奈说道。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吗。

第140章 天水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