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莹是林新华三年多不堪回首的外来工生涯中唯一一抹亮丽的色彩,但给他留下的却又是永远难以愈合的伤痛。
那时林新华实在记不清自己被炒了几次鱿鱼。平心而论他是个敬业爱岗的好工人,但深圳是个商品意识和高强度劳动汇集的世界工厂,作为一名流水作业线上的普通工人,白天要加班加点玩命地工作,深夜还要挑灯夜读,苦攻题海,当体力严重超支时,上班难免没精打采反应迟钝,手脚缓慢。工厂老板的眼睛里容不下这样的沙子,立马让你扫地出门。林新华是个诚实又倔强的人,他既不会过多的为自己辨解,更不会向那些一夜暴富起来的广东老板苦苦哀求。林新华最后一次被炒时是在阳春三月,这个季节也是深圳涌入外来工最密集的季节,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就显得尤为艰难,以至他在外面流浪了十几天,身上的铜板几乎花光,仍然找不到活干。一俟夜晚便不得不栖身在都市街头巷尾,甚至是郊外的荒山坟地,几沦为乞丐。
时隔经年的今天,在夜深人尽时,林新华常常失眠,睁大眼睛望着无边的黑暗,思潮泛滥:假如那时没有遇上莹的话,不知我今天会是怎样,我的人生会比今天更好还是更坏呢?
岭南三月的阳光竟似家乡五、六月,剌眼炽热。林新华心身俱疲茫无目的的在市郊区一处大工业区内打听招工信息。快要失望到极点时,他看见了一家建筑宏伟的工厂门前的高墙上贴有一张大红纸。他两眼放光,如同行走在沙漠深处的人看见了一洼清泉,忘形地奔了过去。果然是一则招工启事,要的是熟手电子修理工和技工。林新华有些泄气,这么多天来,他自己也记不清多少回面试过这两个工种,但几乎无一例外,均被以经验不足,非熟手又无工作证给拒之门外。
碰碰运气吧!林新华告诉自己,他有些麻木不仁地将诸般证件塞进门卫室的窗口,同时强作笑颜递进一支香烟。大概是急需人手,那位操生硬粤语的门卫很爽快地将风尘仆仆的林新华放了进去,让他上a座三楼面试。
厂区大得惊人,有四幢大楼,第一幢便是所谓的a座,一楼、二楼、三楼全是车间,每个楼层都有六条流水作业线在运作,灯火通明,机声隆隆。一个胸前挂着人事部主管工作证的黑瘦广东人把他领到流水线上接受考核。当考官的同时还有两个工程部的技术员,均表情严肃轮番提问,并不时拿起几个电阻、电容或者是集成电路让林新华说出它们的性能和技术指标。林新华已对自己全无信心,冷眼漫不经心地随意对答,草草应付。果然不出他所料那几个人考问完后,交头结语地商议了一会儿,挑剔的目光不时往林新华狼狈的衣着上瞟。最后那个黑瘦的人事主管摇着头朝林新华做了个对不起,你请便的轻蔑动作。林新华微微撇了一下嘴,极力挺拔起躬了许久的腰身,昂首欲出。
“哎,你等一下,留下来上班吧,我给你担保。”林新华突听身后有一清纯的女子声音。
他回头,眼前亭亭玉立的是一位身穿藕荷色西装套裙的靓丽女孩,长发披肩,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她冲林新华微微一笑,说:“你的证件呢,让我登记一下,你明天上午八点来上班吧。”
那位人事部主管呆了,尴尬道:“叶,叶小姐,他……,他不是熟练工,经验不足,恐怕干不了这工作。”
“如果所有的厂家都象你们这样招工的话,大家都要熟练工,那将永远也招收不到员工。就比方说我这个生产部主管,我以前从未干过,我也是生手,但我自信我现在做得不比任何人差啊。这名修理工我决定留下来,干了这么长时间的企业管理,哪种人能胜够任哪种工作我自信一眼就能看出来。不要再争了,有什么问题由我承担。”叶小姐说话细声细气,就是与人争执时也是这样燕语莺声,却自有一番威严。
林新华感动得差点落下泪来,有工作了,而且是薪水较高的电子修理工,以后不用到处流浪了,一切来得竟是如此轻易,又是何等的艰难。林新华后来才知道,这位在他危难之时有如神助的女孩叫叶莹。
叶莹是生产部a部的主管,手下管理着十几条生产线,近千名员工,她是公司最年轻最受器重的经理级管理人员,hb武汉人,毕业于武汉
第21章 外来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