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有熟人就是好办事。不然像宋致和宋三娘穿着这样的衣裳,别说掌柜亲自出来招待了,一些势利眼的小二还不愿搭理呢!
当然王家的店铺少有出现这种情况的,王家在他们府城也是出了名的大善人,每年都会做不少善事。店里的掌柜、伙计也十分客气,大家也都爱来王家的商铺买东西。
不怪人家做的越来越大,而某些人的生意却越做越窄。
这里的某些人特指集雅斋里的掌柜,宋三娘来镇上摆摊,也有些日子了,对付镇上一些大势力,也有所了解。
王家做生意以和为贵,而集雅斋却横行霸道,对于一些小摊贩的方子常常强取豪夺,在这一带的名声也臭了。很多人宁愿多走几步路,去墨玉轩买糕点也不愿就近买集雅斋的。
宋三娘可以确定以及肯定,当初拦路打劫的就是集雅斋。
当初若不是因为她大哥力气大,打跑了这些人,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呢!集雅斋她记住了,以后有机会必定要狠狠咬下他们一块肉不可。
王掌柜带着宋致和宋三娘,一边走一边介绍,粮食的价格:“这个是上等大米十文一斤,谷子只要五文,白面十八文一斤,但麦子也只需一半的价钱,还有糯米十九文一斤,黑面六文一斤,玉米面十八文一斤,粗苞谷粒十文一斤……”
“三娘你来决定吧!”宋致转过头问宋三娘。
“那要六百斤糯米、五十斤白面、黑面一百斤、玉米面三十斤、八百斤粗苞谷粒和四千斤谷子吧。”宋三娘在心里盘算着,谷子和麦子去了壳大概还剩六成,虽然费功夫,但是还是买谷子和麦子比较划算。
且买那么多谷子还有一个原因是,直接大米虽然方便,可即使大米储存得很好,一年多也还是会发霉变质。而晒干的谷子却可以存储三年,还是买谷子好。
这黑面宋三娘不是很喜欢吃,觉得喇嗓子。但黑面便宜,不过买来一些在人前做做样子,总不能每天都吃白的吧。
而粗苞谷粒就是晒干的玉米粒,比玉米面便宜得多,正好家里有石磨,磨谷子、麦子、粗苞谷粒都不成问题。
反正宋三娘现在的状态就是能买多少就买多少。以后旱灾来了,别说粮价是不是现在这个价,到时候可真的是有钱也买不到了呢。
“一共四十七两八百四十文。”王掌柜走到柜台前,拿出自己的算盘,拨了拨,因为数量太多计算起来需要一些时间,“姑娘买的多,给您抹个零,只需付四十七两即可。”
宋三娘数出两个二十两和两个五两递给了王掌柜。
王掌柜拿了小称,把银子放上去称了一下,确定无误后,从柜台前拿出三两碎银递还给宋三娘:“这是找的银子,请姑娘收好。”
宋三娘把找回来的钱装进自己的钱袋,觉得欲哭无泪。她觉得自己好可怜啊,好不容易才攒了一点钱现在花得差不多了,钱袋又重新变瘪了。
现在她的总资产只剩下十三两六百六十八文钱了。
第二十九章 买粮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