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看到这些空空的缸子罐子,宋三娘仿佛看到了自己躺在粮食堆里,瞬间觉得充满了动力。
      又卖了几天糕点,宋三娘算是把买罐子的钱赚回来了,存够一两银子,就把这一两银子放到了灶房那个破洞里。
      要忙着秋收了,是卖糕点的营生得先暂停了。
      分家时,大伯给她分了一亩水田,一亩旱田。这两块地上面分别都种了稻谷和红薯。大伯说这两亩地上的粮食归她了。
      抢收时没有中午休息概念,全家都要出动。虽说宋三娘和大伯分家了,可活儿还是混在一起干。
      从早上开始全家一起出动割稻谷。时间差不多了大伯娘就回家煮饭,午饭还是在田埂边上解决的呢。
      割完稻谷还得脱粒,脱完粒又要晒干。宋三娘每天忙的跟狗一样,天一早就把稻谷晾在院子里,晾完谷子还得赶去地里挖红薯。总之,宋三娘忙得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宋三娘的一亩水田大概收了四石谷子,一石约一百斤,折成大米2.4石,相当于二百四十斤。不仅仅是宋三娘自个的,还要纳税十分之一。
      有些人家里困难的,舍不得吃白米饭,就会把谷子卖掉,每天吃些黑面度日。等到谷子晒干的时候,宋三娘打算直接从农民手上收购,这样价钱会低很多。
      除了谷子,地里的红薯挖完后大约有一千斤。把红薯收久了会坏掉。忙完地里的活,宋三娘还不敢休息,用刀把红薯切片,然后把片好的红薯铺在地上让太阳把它们晒干。
      也不是没有别的保存好手方法,只是那些方法的损耗量太大了,就像做成红薯淀粉,一百多斤可能也就做出十几斤红薯淀粉,而那些红薯渣就浪费了。
      太平盛世这样吃也无妨,可马上就要旱灾了,哪里还敢这样浪费呢?
      红薯片因为害怕会坏,所以晒得很干,保存个几年都没有。这也导致了红薯的大小大大缩小了,一千斤的红薯晒干了只余四百多斤。
      这红薯片要吃的时候先拿出来泡泡水,洗干净,然后就可以煮来吃了。
      红薯片填满了四个大缸和一个小罐子。而是那些谷子并不需要额外拿东西装,在地上铺一块板,直接把可以谷子堆到地窖的角落里。
      因为谷子的保存时间是三至五年,而大米过了一年就变成隔年陈米,严重的还会发生霉变,吃了发霉的米,可能还会导致生病。所以
      宋三娘并不急着给谷子大量脱壳,只了六十斤谷子脱壳,脱出三十六斤大米。
      留了多出来的十二斤。其余的交给大伯一起带去镇上交给衙役。除了交粮成年男女每年还要交一百二十文,连孩童也要交几十文。
      这是宋三年第一次纳税,以前都是大伯帮忙交的。

第九章 挖地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