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十七章:奉朝来使[2/2页]

大理寺赘婿 麻辣米豆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那我…”
      李云济抬起头正想问些什么,却不见了风辰的身影。
      “什么时候去?”
      说完没来得及问的话,李云济瘪了瘪嘴,“高手都这么神出鬼没的吗?”
      看着手中的请函,李云济心中窃喜,“没有职级又如何,还不是上得厅堂?”
      转眼便到了黄昏时分,鸿胪寺外早已站满了守卫。
      李云济拿着邀请函大摇大摆地走进鸿胪寺。
      正堂内早已宾朋满座,苏雄坐在正前方的台阶上。
      而后是奉朝来使的座位。
      再向外,以莫华和许长安为首的南阳各大官员按照职级由内向外正襟危坐。
      李云济跨入正堂大门的一瞬间,覃夕儿便看见了他。
      从脸上的表情来看,又惊喜又意外。
      但毕竟是大场合,一言一行都与朝廷形象挂钩,覃夕儿努力克制自己激动的心情,只是微微颔首示意。
      同样,李云济也点了点头,而后四处张望,寻找自己的座位。
      从官服来看,这个屋里的人,最低都是正五品。
      李云济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落座。
      正发愁之际,刘寺人从殿前走来,在李云济耳边低语了几句。
      李云济顺着刘寺人指的方向看去,在他的右手边,确实空有一个座位。
      在最靠外的地方。
      “看来我这官,确实没多大。”李云济心道。
      绕到桌后,抬起蔽膝,席地而坐。
      “陛下驾到~”
      门外一太监的喊声响彻整个大殿。
      众人闻声纷纷起立行礼,苏雄面露威严,缓缓向主位的龙椅走去。
      风辰紧随其后。
      “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苏雄落座的一瞬间,除了李云济没开口以外,大殿内包括使臣在内的众大臣齐声喊道。
      整齐程度,堪比合唱团。
      不愧是大国!李云济心中暗叹。
      苏雄扫视一眼台下,目光在李云济身上短暂停留。
      “免礼。”
      “谢陛下~”
      话毕,众人纷纷落座。
      按照往年的规矩,在开席之前,会有歌舞表演助兴。
      今年也不例外。
      “传~歌舞伎~”
      刘寺人一声令下,大殿后方响起乐器弹奏的声音。
      紧接着,门外四名身披艳彩薄纱的光脚女子探出头来。
      提着纱袖遮住半边脸,踮着脚尖,以华丽的舞姿亮相。
      仔细一看,正是奉朝进贡的美女。
      白日里见着的时候李云济并不觉得惊艳,但现在不同了。
      或许是因为歌舞的加持,李云济竟也看得晃了神。
      直到瞥见对面覃夕儿吃醋的眼神,他才依依不舍地挪开目光。
      “好啊~好!贺卿,奉朝的女子,果然不同凡响。”
      表演结束后,苏雄面带笑意夸赞道。
      “陛下谬赞了,奉朝的女子也就只会些歌舞之技罢了,比起南阳众多才女而言,还相差甚远啊。”贺铭谦虚道。
      贺铭的那句相差甚远,不仅是在说女子,还是说两国的实力。
      他的言外之意,其实是在拍苏雄的马屁。
      苏雄作为一国之君,这些话当然听得明白。
      “贺卿这张嘴,跟你家老爷子有得一比啊!”苏雄喜笑颜开,刚才那句马屁似乎拍到他心坎上了。
      “今年怎么不见贺老的身影?他老人家身体可好?”
      “谢陛下关心,不瞒陛下,家父心忧国事,前几日已经卧病在床…”贺铭说话间,眼神中流露出悲戚之情。
      “太医说,家父是因为天气炎热,火毒攻心,热退了,病自然就好了。”
      拍完了马屁,该说正事了。
      明眼人都明白,这话就是说给苏雄听的。
      意思是南阳国大军压境,压得奉朝喘不过气,贺忠正是因为这件事担心得生了病。
      只有南阳国退了兵,奉朝才有一线生机。
      苏雄脸一沉,故作担忧地说道:“贺老操劳一生,也该多注意身体啊!”
      “不过依朕看,这炎气,恐怕一时半会儿还退不了。”
      贺铭脸色大变,行礼的手不禁颤了一下。
      这就是不退兵的意思啊!
      “陛下,可有退炎之法?”贺铭几乎是乞求的语气,死也要死个明白。
      苏雄稍作思虑,缓缓道:“朕听说,前些日子,东南方天降异色,自那以后,便炎热无比,所以朕猜测,那异象消失之后,天气自然就会凉爽许多。”
      明白了,这是有人告状啊!
      奉朝位于南方,而东方则是祁川。
      前段时间,奉朝与祁川的使臣私下里频频来往,似乎在密谋什么。
      如今看来,此事似乎是泄露了。
      贺铭被吓得一头冷汗,如今大军压境,若是奉朝再敢轻举妄动,恐怕会面临灭国之灾!
      “谢陛下指点,外臣记住了。”
      这一句,是妥协…

第三十七章:奉朝来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