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桥米线的传说。
相传,清朝时滇南蒙自市城外有一湖心小岛,一个秀才到岛上读书,秀才贤慧勤劳的娘子常常弄了他爱吃的米线送去给他当饭,但等出门到了岛上时,米线已不热了。
后来一次偶然送鸡汤的时候,秀才娘子发现鸡汤上覆盖着厚厚的那层鸡油有如锅盖一样,可以让汤保持温度,如果把佐料和米线等吃时再放,还能更加爽口。
于是她先把肥鸡、筒子骨等炖好清汤,上覆厚厚鸡油,同时把米线在家烫好,而其他配料则切成薄片,得等到了岛上再用滚油烫熟,之后再放入米线,鲜香滑爽。
此法一经传开,人们纷纷仿效,因为到岛上要过一座桥,也为纪念这位贤妻,后世就把它叫做“过桥米线”。
所以,一碗过桥米线的味道好不好,其关键就在于汤底。
这个汤底必须用鸡骨和猪大骨一起炖,炖出来的烫白亮浓香,再把米线,以及鸡脯、肉片、豆芽、韭菜等配菜放入汤里烫熟,根据个人口味,可以加入辣椒油、芝麻油等佐料。
这家老字号米线店之所以生意这么好,跟他的汤底是有很大关系的,我尝了一口汤汁,真的是浓香萦绕,馋得人连舌根都想吞下去。
吃饱喝足,我们叼着牙签回到酒店。
走到酒店楼下的时候,古胖子借口买烟,跑去超市买了一盒什么,神神秘秘走出来。
古胖子问我:“要不要分几个给你?”
我脸颊微微一红:“我和阿瑶俩清清白白的,胡说八道什么呢!快滚吧!别影响我睡觉啊!”我一脚踹在古胖子的屁股上。
古胖子吹着口哨,乐呵呵地搂着余露的肩膀,钻进了房间。
这是我第一次和端木瑶出门游玩,而且,晚上还同睡一个房间,所以我的心情其实是特别紧张的,
为了放松心情,我也学着古胖子的样子,吹了个口哨,伸手去搂端木瑶的香肩。
谁知道,手还没有碰到端木瑶的肩膀,就被端木瑶发现了。
端木瑶扭头看着我:“你干啥?”
我的右手僵在空中,表情非常尴尬:“呃,那个……可能开了一天车,手有点?……”
端木瑶微微一挑柳眉:“手??”
我点点头:“是啊!手?的很呢!”
端木瑶莞尔一笑:“那我帮你调理调理!”
不等我反应过来,端木瑶反手抓住我的胳膊,一拧一扭,我的胳膊顿时发出咔嚓一声脆响,我差点以为我的胳膊断掉了,啊呀呀叫唤起来。
“感觉怎么样?”端木瑶问我。
我哭丧着脸说:“感觉……棒极了!”
“那就好!”端木瑶点点头:“等我洗个澡出来,再帮你做个全身调理!”
我打了个哆嗦,额头顿时掉下三条黑线:“不……不用了吧……”
第449章 过桥米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