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老观主在晚饭前赶了回来,一行人见过之后开始热络的招呼吃菜。
青黛观的伙食多以素菜为主,逢年过节或者有远方来客时才会多见荤菜,鸡鸭鱼肉是不可少。因此青黛观众弟子特别期盼节日,特别期待有客来访。
偶有行人路过时,就会听到观内的小弟子亲切又热情的招呼道:“来呀,来里面坐坐嘛,吃完饭还送平安符哦。”
周天神将江月白可是贵客,那能少得了排面吗?自然得把观内最香的桃花酒盛满,最肥的鸡给炖了,风荷还亲自到飞云潭里抓了几条健壮肥美的大鱼。
小玉珠的奶奶给青黛观烧了十几年的菜,从刚开始风韵犹存的秋大娘,到现在头发花白的秋奶奶。青黛观的弟子都是吃秋奶奶做的饭长大的。
秋奶奶厨艺一绝,总会变着花样给他们炒菜,同一种食材可以做出好多种味道。
这不,今天的饭桌摆着都是她的拿手好菜:红烧鱼尾、酱汁拌鱼片、油炸鱼身、鱼头豆腐汤、土豆炖鸡、爆炒辣子鸡、香菇炖鸡块、酸辣土豆丝、红烧茄子、油焖小白菜……甜的辣的酸的,兼具各种口味。
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看得人直咽口水,小弟子们早就按耐不住想要大快朵颐的心。然而贵客在此,师父坐镇,大家都只能强作斯文,细嚼慢咽。
风荷作为大师姐,首先举杯敬酒,自己一饮而尽。月白回敬一杯,发现这桃花酒香醇浓郁,舒心可口,不觉多喝了几杯。
风荷兴致勃勃的向师父说道:“师父,我跟月白还是旧年好友呢。”
师父略感兴趣的回问:“哦?还有这等渊源?”
风荷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一般,开始绘声绘色的把年幼时结交江月白的经过讲了一遍,言语生动得仿佛情景再现,大家乐得喜笑颜开。
只有青亭不对劲,听着听着脸色越来越黑,她揉揉眉头,表情复杂的向风荷说道:“我就是你说的那个抢人家东西的,柔弱的,娇蛮的,小哭包,讨厌鬼小姑娘。”
“……”
风荷不可置信的说道:“不是吧,有这么巧吗?你就是那个抢人家东西不成还耍赖哭闹,害人家大年夜被罚跪的哭包小姐?”
青亭被风荷这一大串描述她的贬义词气的心肝疼,她强做镇定的说道:“晓风荷你注意一下你的措辞好吗?我不要面子的吗?”
江月白从中圆场道:“当真如此,还要谢谢你,要不然也没机会跟小荷结缘。”
当事人开口了,青亭自知理亏,弱弱的不再做声。
青亭只觉得这世界真小啊,时隔十一年,山长水远几不相干的人,此刻居然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真是妙啊妙啊。
她转念一想忽然又觉得有些愧疚,自己小时候的确有些娇蛮专横,类似这种祸害人的事她没少做。年岁渐长,渐明事理后才收敛许多。
在听到月白称呼小荷时,正举起酒杯准备饮酒的师父突然心中一颤。记忆里好像有什么在逐渐摊开,清晰之后心中一阵刺痛。
师父不敢沉浸于此,酒杯一饮而尽,恢复往常的语气说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故人久别重逢应当好好庆祝一翻。”
大家纷纷举杯。
晚饭过后,暮色四合,明月当空。
这是青黛观所有弟子一天中最悠闲的时刻。
十一在院子里支起了个小场子,当起了临时说书人,他看的小人书最多,肚子里一箩筐的爱恨情仇,江湖传说,妖魔鬼怪和神记异志。
爱凑热闹的都围坐在一块听十一讲故事,各个听得津津有味,欲罢不能。
喜欢清净些的就到另一处去下棋,刻苦一些的就在练功,爱钻研的就在炼丹房和药草堂之间转悠。
浣仙永远是最勤快的那个,晚饭过后会帮着秋奶奶一起收拾碗筷,清扫桌椅。事后还会和小玉珠一起择菜,预备明天的食材。
而青亭呢,这转转那瞅瞅,时不时抛出几句气人的话,把人家堵得哑口无言,然后心满意足的走开。充分展现了什么叫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风荷是大师姐,自然要担起守护青黛观安全的责任。往往这个时候她都会绕飞云山巡逻一圈,看看有没有什么可疑的事,和可救的人。
有一次风荷偷懒没去巡逻,让一只黄鼠狼精偷溜进观,还冲撞了小玉珠,把她吓得病了小半个月。
自此以后风荷再没敢偷懒,只要她在青黛观,这个时间点,她一定正驾着鹤仙翁在飞云山周围巡视。
只是,今晚多了一个江月白同行。
他俩巡视一圈下来,发现一切如常,在闲下来的档口,风荷一直在叽叽喳喳的问个不停,而江月白却不嫌吵,耐心的回答她每个无聊的,或者更无聊的问题。
风荷:“你的白马叫什么名字啊?”
月白:“夸父。”
风荷:“追日的夸父?”
月白:“嗯。”
风荷:“这也太酷炫了吧?”
第12章 望月东沉思念归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