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此时,宋承业有些理解,为什么大小姐会什么都不在乎,只想到处走走看看。
      人,很多时候,远不如草木山石。
      “传旨:苏州府六合县知县顾庸,为官清正,三十年不曾贪墨一两纹银,所任地方皆有百姓拥护之名,即刻起擢升为苏州同知。
      其妻汤氏,与丈夫相守清贫,勤俭持家温容敦厚,保顾氏一族清廉门风,殊为难得。朕亦为其品行所动,特赐汤氏四品硕人之身。”
      皇帝叫了户部尚书出列,却意外给一个知县升官,这个举动除了了解江淮消息的官员,其他人根本不能理解。
      面容憔悴不堪的柳尚书,察觉到无数同僚看过来的眼神,已经猜到陛下的这一举动就是为了打所有人的脸。
      这个顾庸在去年还只是一个县丞,五十多岁的高龄才被那位女王爷生生推到了知县的位置。
      三十多年的副手,十多个地方的县丞,这样的人代表了什么,只要看到履历就该清楚了。
      “臣,接旨。”
      近乎神隐的都察院左都御史胡老大人,发现吏部尚书兼内阁首辅表了态,顿时把顾庸这个名字记在心中。
      能同时入陛下和王爷两人的眼,这位被钦点去长孙身边的副手,值得关注。
      老狐狸看清了眼前的情势,选择继续打盹,不被点名就当自己不存在。
      原本占据优势和主动的苦主一方,随着牵连出来的阴私越来越多,局面已经被陛下牢牢掌握。
      那些人该死的论调,已经成为京城百姓心中的共识。
      皇帝没有当众大开杀戒,只因为近两年被罢免的官员有点多,实在没人可用了。
      等班底成型,就是陛下举起屠刀的时候。
      龙椅上,宋承业发现总算有一个能给自己安慰的官吏,重新拾起了信心后,一眼就看到惬意不已的老头子在打瞌睡。
      “都察院。”
      “陛下,老臣在。”
      “你们身负督查百官之责,却放任京城出现如此不堪入目之事,朕想问一问,你们觉得自己失职否?”
      “陛下,臣年老体弱,头脑昏聩,以致于酿成如此大错,还请陛下责罚。”
      面对如此光棍的老头,宋承业狠狠翻了个白眼,冷笑道:“朕要问责,你们谁也跑不了。左都御史,你在用致仕威胁朕吗?”
      胡老大人连忙磕了个响头,真诚拜倒在地,“陛下恕罪,老臣不敢有此等大逆之心。只是,下臣过于老迈,实在难当陛下的信任。”
      “哦,那你来说说,都察院里面该谁来担起这个职责?”
      “右副都御史曹杰,巡视地方二十年,对民风吏治极为了解,且与京中牵扯甚少,为最合适的人选。然,曹杰多年在外,对京中事务不甚熟悉,因此,老臣举荐右都御史李大人。”
      “嗯,那就先调曹杰回京,其他再议。”
      “是。”
      两人的对话是官场交接的典型,领导问下属看好谁接任,下属说有一个极为适合的,但是要先回来熟悉情况,不如暂时让副手顶上一段时间。
      这种通常只会出现在御书房的私密谈话,被大领导公然摆上了台面,目的不言而喻。
      你们死了儿子、孙子朕知道,可凶手抓不到朕也没办法,至于你们家里被翻出来的那些阴私,要想让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自己看着办吧
      活人与死人,权力与亲情,哪个更重要,现在必须给出选择。
      皇帝陛下已经丢出了台阶,柳尚书有再多的不甘和愤怒也只能压下去,怪只怪他们自己不争气,有被人架在火上的把柄。
      他抬起头,满心俱疲地看了眼锋芒正盛的新皇,脑子里不禁生出一丝茫然。
      这件事的凶手是谁不难猜,难的是皇帝的手段过于恐怖。
      近卫、三大营、兵马司,甚至是暗部都没有动过,还能神不知鬼不觉做成这等大事,陛下手里的力量太强了。
      这是直白无比,又强而有力的警告。
      柳尚书心里认定这次的事是皇帝给出的警告,是新皇彰显权威的手段。
      但他们连对方的底细都摸不清,有多少人马出动都不知道,只能无可奈何地认栽,还要为保住活人而堆起笑脸。
      “陛下圣明,臣遵旨。”

第650章 独角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