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宁水的事情就是王爷一手主导的,现如今又吊了根萝卜在大家前头,并给了两个选择。
      能做到装聋作哑,大家就一起玩。
      可你要敢跳出来为官员群体说话,压下论战的势头,那就对不起了,以后别指望能带上你。
      究竟是选择乾纲独断的王爷,相信她老人家创造奇迹的能力,还是保守地站在士族一边为家族冲锋,需要仔细斟酌
      寂静的客厅里,老苏和老许两人端起茶杯,不知怎么视线交汇到了一起。
      而后他们同时感到一阵腻歪和嫌弃,彼此都看对方不顺眼,瞬间错开眼神,开始在场中寻找自己的目标。
      两人基本上摸清了白芨的行事作风,都想在这件事上先拔头筹,好好在领导面前表现一下。
      “苏大人,在下突然想起来,出门的时候走得急,馆驿的门没关,不打扰了。”
      顾大人一时下不了决心,随便找了一个借口,想抢在王爷过来之前开溜。
      其他人一听这个,连忙有样学样,不是家里炖了汤就是锅里做着水,很急。
      老苏心里大笑不止,要不是顾忌以后还要见面,得当场喷出来。
      你们家离淮南少说也有几百里地好不好,现在回去熄火,锅底恐怕都烧没了。
      “诸位,既然你们有事本官就不多留了,如今城里不太平,我得去看看,免得闹出乱子来。”
      “那好,苏大人您忙。”
      一群人没怎么觉得尴尬,满腹心事地出了府衙,却见苏大人比他们还急,冲上马车就往外跑。
      淮远知州郭大人看着老苏的马车若有所思,脚步不听使唤地跟了上去。
      在来淮南之前,他曾经跟夫人有过一番对话,今天的所见所闻无一不说明夫人的看法是对的。
      郭家每年享受到的免税银钱在三千两左右,其中包括了老家的祖产。
      而郭夫人给丈夫算了一笔账,按他还能再当十年知州来计,加上官场人情什么的,撑死能保郭家免税二十年,顶了天不到十万两银子。
      听起来确实很多,但如果用这笔没到手的银子,换一个调任大府或者升迁的机会,傻子才不换。
      “老爷,这事又不是王爷想做,而是陛下和王爷一起在做,等以后大局定下,别人想要在上峰面前卖好还没机会呢。”
      老郭不得不承认,虽然夫人出身不高,眼光却一直很准,也继承了家里算账的本事。
      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想要官员和士绅纳税是陛下的意思,扛过了这次,还能次次都过去吗?
      那笔银子是水中月,真不如舍了。
      呵,当官的,有几个靠正经收入过日子啊。
      郭大人的脑子也没媳妇想得那么木,他已经意识到不可能所有人都和自己一样,可以一心为仕途考虑。
      有的知府,是没有办法自己做选择的。
      这就是机会,一个让五品知州变成从四品甚至正四品知府的机会。
      “苏大人,这里待会要举行辩论?”
      进到淮南会馆,老苏看到满头大汗跟过来的人,眼睛立刻就亮了。
      “是啊,自古以来,理都是不辩不明的。郭大人,你对我们淮南的举人和秀才之间的辩论感兴趣?”
      郭知州顺着对方的话语点点头,眼睛望向那些摩拳擦掌的青袍书生,却猛然在角落里发现了一些残疾老兵。
      他倒吸一口凉气,已经明白今天的胜者注定是秀才。
      不逢战事,连戍边将士的家属都要交税,那官员的亲族凭什么享受这个待遇。
      “苏大人,下官有句心里话。”
      “还请郭大人明言。”
      老郭指了指那些被人强推出来的举人和年迈官吏,小声说道:“依下官愚见,王爷的动作太大了,其实有些人未必真心想和上面对抗的。”
      能听到这句话,苏大人就明白,身边的人已经选择站在王爷在这边了。
      他露出带有三分狡黠的笑容,拍了拍老郭的肩膀,“郭大人可能不知道,王爷并不打算直接去掉官绅的免税之权。”
      “哦,那是?”
      “呵呵,大人可曾听闻过,三免三减半之法?”

第623章 愿者上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