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二九八章 杜英是能理解顾昌的[2/2页]

晋末多少事 然籇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顾昌的“脱口秀”说完,杜英一直没有开口回答,而是低头沉思。
      这让顾昌心中也难免惴惴。
      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么?
      是了,吴郡世家是坚定的世家制度拥趸者,九品中正制虽然不是诞生在三吴,但是在三吴,家族派系交错纠缠,并且影响一方的官员任用委派,其实更在中原之上。
      谷暰
      君不见,当年孙吴时,朝堂上有名有姓的重臣,尤其是文官,哪个不是出身三吴世家?
      顾家的顾雍、张家的张昭,可都是位极人臣了的。
      所以杜英显然对于吴郡世家会不会配合关中新政的实施有所疑虑。
      唉······顾昌在心中叹息一声,荆州那边是大司马求着本地世家能够给予支持,而到了他这里,变成他求着杜都督能够垂青。
      怎么世家和世家的差距就那么大呢?
      等不到杜英的声音,顾昌便咬了咬牙,开口说道:
      “吴郡上下,和关中已有往来,对于关中新政之清风,仰慕久矣,思古之王化,无外乎于此。
      余身为建康令,本就有教化百姓、选拔贤能之责,然上任以来,时常感慨乱世之流离,以使无数经典付之一炬,以使无数百姓不得安宁,以使无数欲从圣人之学派、循圣人之学说的年轻俊杰不得其法、不得门入。
      而得知都督于关中开设书院,选贤举能、有教无类,无论使我百姓重沐王化,还是令氐羌蛮夷得学礼仪,都为千古扬名之壮举,都为于这混沌乱世重开教育之先声,都为在这崩坏时节重遵礼乐之清音!”
      杜英震惊的看着眼前这个侃侃而谈的男子,下意识的说道:
      “顾兄,你高考语文作文分数不低吧?怎么排比句用的这么熟练?”
      顾昌:???
      杜英也就是和他开个玩笑,没指望着他能听懂,当下随口解释道:
      “如此提振士气之言,若是放在关中书院的招生考试中,想来也是能拔得头筹的。”
      顾昌:!!!
      我一个堂堂建康令、顾家少家主,自幼熟读经史,又曾掌管地方,去参加一个书院的招生选拔,如果拿不到第一就太丢人了吧?
      “顾兄不服气?”杜英看着瞪大眼睛,不再口若悬河的顾昌,笑道,“那等会儿余可以给顾兄一份考卷,顾兄去写一下,想来顾兄也不会仰仗他人之助,独自完成的。”
      顾昌矜持的点了点头。
      虽然杜英的话不中听,但是至少他开口了。
      卑微的顾家少家主可不想自己口若悬河半天,杜英无动于衷,直接送客。
      开口了,而且还能说些这般无关紧要的事,那就说明事儿能成!
      “所以顾兄刚刚废话那么多,想说什么?”杜英没好气的问道,“余不是来听顾兄歌功颂德的。”
      顾昌也是老脸一红,若不是有求于你,我何至于如此?

第一二九八章 杜英是能理解顾昌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