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三十一章 家书抵万金[2/2页]

晋末多少事 然籇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属于典型的误打误撞、走了狗屎运。
      大家表面上虽然不说,但是心里当然不会认为这是司马勋真的有洞察战局的深邃目光。
      司马勋也应该清楚,只可惜他也寻觅不到机会证明自己的能力。
      现在或许期望杜英能帮他出谋划策,但是必然不期望杜英会派兵帮他。
      杜英和王猛告辞离去,谢奕犹然还在回味刚才的商议。
      他虽然不善于此,但是也不完全是榆木脑袋,很快就回过神来。
      这一切计划都是杜英率先提起的,结果杜英半路上装傻,摆明了是不想让自己太难堪。
      “嘿,这小子!”谢奕笑骂一声,旋即有些感慨。
      若是当初祖车骑这些人物北伐的时候,北方有这等英才遥相呼应,那么现在天下早就已经一统了吧?
      英雄,总是生不逢时。
      时代,总是充满阴阳差错。
      谢奕唏嘘不已。
      ——————————————
      七月中旬。
      季夏的太阳虽然不算毒辣,但是土塬上无遮无拦,晒一会儿也足够人受的。
      为数不多的树荫,杜英自己并没有停留,而是留给了中暑的士卒。
      天气不是很热,却也不代表着披上衣甲、手持兵刃之后还不热。
      现在的关中盟也已经不是当初全部都是布衣老百姓的关中盟了,之前战斗中缴获的氐人衣甲、王师划拨过来的部分衣甲等等,都帮助关中盟“鸟枪换炮”。
      所以中暑支撑不住的,短短半天下来就已经有两三个了。
      还好都是盟中丁壮,不然的话杜英也没有胆量这样操练他们。
      而且也不是所有的士卒都在操练,军队分作三部分,三日一操。
      除了正在训练的这一部分之外,还有一部分在休整,不过休整的时候也不是无所事事,还要做一些杂活、帮厨之类的,不过总归是轻松一些。
      另外一部分则是在帮助工匠打造攻防器械,尤其是攻城用的,总要有备无患。
      杜英身为这一支军队的主将,每天都会抽出来半天,站在校场上陪着这些士卒们一起。
      虽然他并不参与训练,但是他本人一身戎装伫立在那里,本身就已经足够算和士卒同甘共苦了。
      士卒们有轮换休息的时候,杜英却没有,因此只是站在这里,也基本上累得够呛,以至于杜英最后也不得不认怂,改成了坐在那里。
      坐在太阳底下一天天晒,也不舒坦。
      不过总比累的下午趴半天来的好。
      同时自己也能够听取一下将领们的汇报、发布一些命令。
      此时的杜英,手里就拿着两封信。
      从凉州来的家书。
      王猛并没有披甲——这家伙自诩为军师,接着便认为军师身为文人没必要披甲。
      杜英知道师兄偷懒的性子,也就随着他去吧。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英看着手中的家书,忍不住感慨道。
      自从桓温率军进入关中之后,从凉州到关中沿线,氐人防备越来越森严,斥候想要传递消息也没有以前那么便捷。
      杜家也已经和关中盟之间断了联系许久,杜英甚至只能通过氐人军队的调动推断现在凉州的情况。

第四百三十一章 家书抵万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