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一十六章 征途再起(大结局)[2/2页]

奉天为皇 铁血后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朝抵御外敌的屏障。”
      “倘若真的将边军调离防线,那金人南下将如入无人之境,靖康元年汴梁城被围的局面,恐怕会再次发生,到时候我朝大臣们乐不思蜀,恐难以调动他们的反战之心,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朕知道,所以,爱卿非但不能返回乡野,还要为我朝之军政付出艰辛,自张叔夜跟宗泽之后,朕会让你入驻三公,统筹我朝边防大计。”
      “陛下圣明,微臣定然不负陛下厚恩。”
      “好,我大宋有此丈夫,朕便彻底安心了。爱卿舟车劳顿,快快回去歇着吧。”
      “微臣遵旨,微臣告退。”
      陈兴汉退出文德殿。
      次日一早,他便带着宋朝皇帝赐予的三军统帅之文书,风风火火的筹备整个大宋王朝的边防军镇。
      一时间,大宋军政的变革被彻底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与此同时,内阁宰辅李彦回联合户部尚书刘志旺,跟刘成儒谈成了宋金之间的具体盟约。
      宋金休兵,重提当年的海上之盟。
      宋金民间开放通商口,民间鼓励互相通婚。
      金国交出宣和末年从大宋拿走的黄金白银。
      此外,宋金自北方上谷军镇左右设置兵行线。
      从西北的雁门关到山东的胶州湾,规划疆土。
      并在两年之内,撤离边境陈设的双方大军。
      这些内容,都是极为实际的要求。
      放在以前,金国听起来如同天方夜谭。
      但是刘成儒对这些宋朝提出来的要求极为认同。
      甚至刘成儒想都没想,就直接确定了。
      这恰恰说明这些要求也在金帝完颜吴乞买的计划之内。
      靖康三年,四月初二。
      宋金在汴梁城东华门的都尉府签署了契约。
      被金国跟大宋的历史学家统称为:汴梁之约!
      赵烁选择在这里签署也有他的政治意义。
      毕竟,他自登基之后,在这里统筹了三次汴梁城保卫战。
      并且三战全胜。
      只不过这样的契约一经签署。
      朝堂之上那些主战的热血将领们扼腕叹息:“我大宋幽云十六州已经裂出百年,这一和,恐难以回归故土了。”
      那些相对保守的官员们则是轻吁一口气。
      宋金终于在经历了多年战火之后,回归和平。
      黎民百姓可以重新开始生活,构建家园。
      大宋朝虽被战火肆虐,但是打出了士气,打出了凝聚力。
      天下百姓无不歌颂赵烁为开天辟地的千古圣君……
      靖康三年,秋!
      大宋万万里沃土披上了金灿灿的麦穗。
      西北塞外的党项人也大批进入宋地,跟金国子民一起在大宋这个熔炉之内,进行着民族大融合。
      在泱泱华夏,数千年的土地上,绽放出汉文化的璀璨光芒。
      经过融合之后的华夏民族拥有了更广阔的视野。
      他们的商队进入阴山,商船驶出渤海,征服高丽,甚至是孤悬海外的东瀛岛国……

第三百一十六章 征途再起(大结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