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承渊看着安苒,即使知道她有很多保命的东西,但也做不到不担心。
“杨姨你们都放心吧”
由安苒带队,刘管家,张婶,裴淑珍,又带了陈二等四个小厮和四五个官兵一起进了城。
花都城在地理位置上算是位于四个版图的中间地段,南来北往走商的商人很多。
这座城镇中等大小,是连接汴京和花都的启云镇,里面热闹非凡,杂耍艺人,酒馆说书,各种吃食都有。
进了启云镇后,大家分开行动,刘管家去采购肉食和生活用品,张婶去采购面粉蔬菜布匹。
安苒和裴淑珍打算随便逛逛,小厮陈二充当几个人的跑腿。
官兵们也都去采购,唯剩一个官兵对安苒做着暗示,他是丁统领的近卫之一,叫李征。
平时他们没有任何接触,碰到都不打招呼的那种,突然对她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安苒心中一动,想起了安子轩。
他说在流放官兵中打过招呼,将近十天来,丁统领没有任何苗头,那就可能是眼前的李征。
“珍儿,你等我一会,我跟官兵说两句话。”
安苒把裴淑珍安置在看杂耍的人群边上,去一旁和李征说话。
“安小姐,小的受安大公子所托,到花都地界协助你离开。”
李征边说边拿出一块手指长的令牌,递给安苒。
安苒没有说话,她并不完全信任李征的话,接过令牌看了眼,令牌古朴典雅是楠木的,上面刻着一个“夏”字。
原身的母亲叫夏雨禾,难道令牌是她流传下来的?
她预料到儿女的命运,不可能一点准备都没有。
“安大公子说你可以去盛通镖局,他们会带你去安全的地方,小的就告辞了。”
李征知道的有限,担心被人怀疑,把大致情况告诉安苒,就鞠了一礼迅速离开。
安苒收起令牌,看来安子轩也不是无能之辈,在敏兰公主的打压下,依然培植了自己的势力,盛通镖局可能是母亲夏雨禾留给他的。
但她眼下不准备去接受这份协助,她要送裴家去西南的鞍城。
想了想,她写了个“苒”字,从看杂耍的孩子中,找到个十二三岁的,看起来稳当靠谱的。
“知道盛通镖局在哪吗?”
“知道”孩子不知道这个姐姐要干嘛。
“把这张字条帮我带给盛通镖局的人”
安苒把纸条和二十个铜板给了他
孩子一看跑腿有这么多铜板拿,立马高兴的应下,拿着钱和纸条跑走了。
看了一会杂耍,安苒和裴淑珍又去旁边的酒馆坐坐,听听说书的讲讲天下大事。
酒馆在镇子里数一数二的大,上下两层,下层的人很多,基本都坐到了说书人附近。
安苒两人选了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两样糕点,茶水,静静的听着。
这个位置刚好对着刚刚她离开的地方,她倒想看看,会不会有人来找她,会是谁来。
说书人是位六七十岁的老叟,长得干瘦,花白的头发胡子,长得像电视里的土地公。
“咱们的大郢裴家倒了以后,出了个神女,其他三国都已派了使臣,以共贺端午的名义去了汴京城,实际上都想看看神女的本事。
你们知道神女有多厉害吗?她一个人抵得上千军万马。”
第32章 启云镇[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