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76章:曲终而奏雅[2/2页]

天工造物:盐韵情 吸血小妖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王爷,你不打算回朝廷任职了吗?”王奎凝眉问道。
      “不了!”
      刘衍摇了摇头,说道:“闲置了四年,我已然丧失了曾经的雄心壮志,现下,只想与妻儿一道,看遍美景、尝遍美食,逍遥自乐。”
      “况且,在经历过那段日子后,我亦有思深忧远,这朝堂之上,风云莫测,谁能笑到最后,实属难料。与其在朝堂上明争暗斗,不若,与家人其乐融融。”
      而后,又补充了一句。
      “王爷说得没错,我亦是这般想法,才最终选择解甲归田。”
      王奎点点头,深表赞同。
      “那日后,我们仨便好好经营这座盐场,继续发扬咱们江阳的盐业之事。”
      刘衍看向王奎与梅下雨,信誓旦旦。
      “好!”
      二人同时点头,笑着附议。
      “无忧,据闻,这高石镇的烘肘甚为美味,你可曾吃过?”
      刘潇忽然看向梅无忧,好奇询问。
      “唔唔!每回跟随爹爹去高石镇查看盐运码头的情况时,爹爹便会带我去牛氏饭馆用膳,除了烘肘,他们家的豆花儿与小蒸笼儿亦是美味难忘,每回去了,都要为娘亲带回一些。”梅无忧点头道。
      听闻此话,刘潇咽了一下口水,随即站起,跑至梅珍跟前,拍着自己已然闹空城计的小肚皮,说道:“母妃,咱们去高石镇吃烘肘吧。”
      “又饿啦?”
      梅珍笑了笑,伸手轻抚着她微乱的发髻。
      “嗯嗯!潇潇饿啦,想吃烘、豆花儿,还有小蒸笼儿。”刘潇急忙点头。
      “好!那咱们这就去高石镇。”
      随后,一行人又坐上马车,赶往高石镇。
      位于沱江边上的高石镇,变化不大,依旧是四通八达乱而有序,不过,往来人群与店铺,比四年前更甚,而旁边的盐运码头亦是人欢马叫,热火朝天。
      “看来,高石镇果真是因盐而兴起了。”
      看着自己当初规划的水上盐道发展得如此好,刘衍欣慰而笑。
      “父王,那里便是牛氏饭馆,我们去吃烘肘吧。”
      刚一步下马车,刘潇便四处张望,寻找传说中的牛氏饭馆。
      待寻到位于码头不远处的牛氏饭馆后,刘潇便拉着刘衍的手,向其奔去。
      “哈哈..看来潇潇是急不可待咯!”
      刘衍冁然而笑,牵着刘潇,便与众人一道,前往牛氏饭馆,品味当地特色美食。
      “哇..这便是烘肘?”
      看着矮几上一碗碗红沁沁的烘肘肉,刘潇食指大动。
      “大家开动吧!”
      刘衍见状,便拿起筷子,为刘潇夹了一筷子烘肘肉,而后,又为梅珍夹了一筷子。
      “姐夫,口感如何?”
      梅下雨看向刘衍,笑着询问。
      “唔..味鲜回甜、咸淡适度、肉质肥嫩、香气浓郁。”刘衍品味道。
      “还有肥而不腻!”刘潇急忙补充。
      “哈哈..没错。”
      梅下雨笑着点点头,便介绍起这烘肘的做法来,“此店的东家牛大说,这上好的烘肘,必须用五年的老母猪为原料,并以苡仁、冰片、人参、花生等药材喂食五年后,方可用以制作烘肘。”
      “如此费事,难怪这般美味。”
      刘衍点点头,又夹起一块儿,放入口中,细细品味。
      “马公可有吃过?”他忽然问道。
      “吃过!上回来啊,可是直接在此处寻了家客栈住下,日日来食这里的烘肘与小蒸笼儿,还妄图将牛大请回洛阳,给自家饭馆锦上添花,可惜,牛大不愿离家,马公只得花了高价,将这烘肘的做法要了去。”梅下雨笑道。
      “哈哈..马公肯定甚为遗憾。”刘衍笑着打趣。
      除了烘肘,随后端上的小蒸笼儿亦是被众人争相品味。
      这小蒸笼儿相当于现在流行的粉蒸肉,用独特的米粉做调料,将牛肉、肥肠腌制后上笼屉蒸,这笼屉很小,一层层码上,由大锅水蒸沸。
      因此,这笼屉与豆花儿一样,皆是热气腾腾,甚为适合冬季食用。
      蒸熟以后,倒入小碗中,再配上小香葱或香菜(牛肉、羊肉配香菜,肥肠配小葱),并伴入特制的油,小小一碗,便能让人馋涎欲滴。
      多年后,高石镇被改名为牛佛镇,而这烘肘便被命名为牛佛烘肘,成为康熙年间的宫廷贡品,流传至今。
      尽管,在经历了许多动荡之后,牛佛镇被人们遗忘在了岁月的时光中,可牛佛烘肘与小蒸笼儿,以及富顺豆花儿,依旧在辗转于人们的饭桌上,并被代代相传。
      “珍儿,今日一行,我似乎看到了咱们江阳盐业未来的发展。尽管,现下除了富世盐井,我便没法再参与这更大的盐业之事,但看着当初的努力,没有因时局的动荡而受到任何影响,我谓为称心遂意。”
      是夜,刘衍揽过梅珍,轻声细语。
      “嗯,我亦是心满意足。”梅珍点头道。
      “那我们在富顺待到明年再离去,如何?”刘衍问道。
      “好!都听你的。”
      梅珍点点头,莞尔而笑。
      “珍儿,你今夜,甚美...”
      说着,刘衍便抱起梅珍,向床榻行去。
      尽管,二人已是老夫老妻,但在抱衾?一事上,依旧乐此不疲。
      不过,今夜的刘衍有些情难自制,忘了只耕田不播种一事,云雨之后,亦把种子播下,待到明年秋收之时,便多了一对龙凤胎。
      “儿子便随外舅的名字,唤刘泽,女儿便叫刘潋吧,好与潇潇的名字相得益彰。”刘衍说道。
      “好!我们总算为自己的孩子取了一回名。”
      望着两张一模一样的可爱脸庞,梅珍喜出望外。
      “珍儿,日后,我们就是一家六口了。”
      刘衍笑着揽过一旁的刘成与刘潇,共享天伦之乐事。
      自此,刘衍便带着梅珍与四个孩子,归隐于世,不再理会世间纷争。
      不过,在此期间,下邳国亦成为大汉东部经济发达之地,并成为历史上,下邳之鼎盛时期。
      刘衍在位五十四年,薨后,谥号下邳惠王,其位由长子刘成继承,号下邳贞王。
      史书对刘衍的评价是:“下邳惠王衍,永平十五年封。衍有容貌,肃宗即位,常在左右。”
      远离喧嚣是非处,只羡鸳鸯不羡仙,梅珍与刘衍的故事,便在此告一段落......
      (正文完)
      【作者题外话】:兔叽叽有话说:正文告一段落,接下来便是两篇番外与两篇后记,感谢大家的支持?(′???`)比心

第376章:曲终而奏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