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十八,山东乡下的丁大姑带着小儿子石头来了。
石头是大姑的小儿子,兄妹间排行老三。今年是第二年复读,依旧没有考上大学,经过姐姐的指点,就来找东子帮忙。
她娘俩知道东子有了双胞胎孩子,带来四只大公鸡和一些特产。大姑是第一次见到丁子维兄妹,丁文东也是第一次见到石头表弟。
安排他住到刘召郑国权的房间,那里有四张单人床,准备给临时客人留宿住的。
塔读小塔读小说~
电影院文艺片正常票价一般是三毛钱,小点的县镇级影院还有一毛五两毛的,学校学生包场,不分前后排,统统两毛。可这个贺岁片的票价咋就这么贵呢?正常售票窗口是一块钱一张起步,中间正排位置两块五,这个勉强还能接受,可售票窗口仅仅卖了半小时,没票了!
怎么回事儿?再一问,乖乖!三天内的票都没了。
然后,路边就有人来兜售:“要票吗!”
这个售价就属于议价了,一张三十块,两张连座的五十,熟人可以优惠,低于四十不卖。
这就是半个月的工资了!大部分人还是选择等待,大冬天的,热度总有降下来的时候。
这也是一种利用经济杠杆调节市场热度的举措,效果很好。到了电影开场前十分钟,你捏着一把快要作废的票据,还不赶快变现?
等票是一种传统规矩,多等五分钟,一样能原价买到黄牛票。倒票的,赚的都是铁杆粉丝的钱啊!
到了入场前最后两分钟,票价就很戏剧化。第一天首映,临场票价从三十块跌落到两块一张。可能是电影拍得好吧?第二天的情况有点变化,有的场次竟然还涨价了,影院门口还发生打架斗殴事件。
警察介入后,然后就降温了,票价依旧在五块钱一张上下徘徊。直到热播期过了,三月份以后,全国农村观众也看到了,导致全国范围的影院录像厅票价统一涨到了五毛钱一张,再也回不到一毛钱一张的电影票
第一百七十九章 年终总结[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