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是的,我听一直跟着娘的人说过,那时候我娘还在镇南侯府。”
      “有一次进香,在路上遇到婆媳两个,她们当时被水困住,幸亏我娘派人把她们救出来。”
      “要是这样的话,她们一家人应该是十分感激你娘才对。”唐王妃听后,若有所思地说。
      “也许我娘是商家女的缘故,她们谢谢之后,后来见面只是点头之交。”海宁说。
      她一点也不喜欢谈铁头一家,在她看来,他们就是没良心。
      “噗!”唐王笑喷了。
      好在是他嘴巴里没有东西,没有呛着。
      但也喷出一些口水,让唐王妃瞪了他一眼,能不能好好吃饭?
      唐王全不在意,拍着大腿说:“哈哈哈,宁姐儿,这句话你说的对极了。”
      “谈铁头一家人,不管是男是女,据说就是什么都按着圣人之言,看不上商贾是理所当然的。”
      海宁摇摇头,说:“好笑,商贾中固然有人是见利忘义,但商家更多是诚信为上。”
      “事实上,要是没有商家,他身上穿着衣服,吃着饭,从哪里来?总不是这京城附近的人完全能更给的,最起码京城没有丝绸出产。”
      “这些都是商家的功劳,而且士农工商那一个阶层里,都有坏人,不单单是商家有。”
      “是啊,看人不应该只看人的身份,更应该看的是人心。”唐王妃插了一句。
      和余颖待过一段时间的她,很明白自家的亲家。
      虽然是商家女,只怕比那个谈御史知识更加丰富。
      而且还救命之恩时,还要看人下菜碟吗?
      要是这样的话,还说什么点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这时候,唐王府的人回来禀告,已经把料子准备好。
      问现在是不是就送过去?
      唐王一想,说:“先放下,本王吃过饭后,就亲自送过去。”
      唐王妃一看就知道丈夫打算搞鬼,摇摇头。
      其实慧县主只怕是,根本不会在意谈御史的观感,何必和御史闹僵?
      她就低声对夫君说:“王爷,做事情时不要太过分。”
      “不管怎么样,县主曾经和我说过,谈御史纵有迂腐顽固不化的不好,但好在是不贪。”
      被妻子一提醒,唐王立马打消了原本的主意。
      这世上想要当官的人真多。
      一个个当官之前,或者是有远大的理想。
      但时间久了,一个个心就黑了,整个人都腐化堕落。
      看在这个铁头御史廉洁、不结党的份上,就放过他一码。
      “算了,既然是这样,本王就不去了,何必浪费自己的精力。”唐王说。
      “嗯,这就对了,不能给妹妹招惹是非,原本妹妹就不招御史喜欢,要是你再一闹,不好。”王妃说。
      “你说的对。”
      唐王还给海澜、海宁,说了这其中的缘由。
      海宁说:“嗯,好的,姨夫,这一次算是放过他,但要是他还要找事,我可就不客气的。”
      说到最后,她瞪大了眼睛。
      因为娘亲是最好的人。
      有人说娘亲不好。
      就是坏人。
      “嗯嗯,海宁,到时候我帮你,谈御史过于轻视女子,就是不对。”长安说。
      在一旁的唐王夫妻相互对视一眼,美滋滋地看着。
      好啊,终于没有让他们看中的儿媳跑掉。
      他们夫妻对这一对几乎是一起长大的年轻人,极为看好的。
      曾经说过早点定下。
      但余颖不愿意,她反对这个意见。
      说是男孩子应该多见识一下,说不定会有命定之人出现。
      如果他长大后,还是想要娶海宁,那么等长大再说,一切都不会迟。
      而余颖之所以不愿意,是因为有些男孩子和青梅定下后,后来又后悔了。
      说什么多年在一起,根本就是把所谓的兄妹之情,当成男女之情。
      死活要和天命之人在一起,要和原未婚妻退婚。
      退婚之后,对女方的影响太大。
      余颖为了预防万一,绝对不会让两个孩子早就订婚。
      而是等到他们自己觉得能订下。
      才从三媒六证一步步来。
      而这段时间里,海澜在殿试过后,成为了榜眼。
      还在京城成婚。
      正所谓是: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
      海澜的妻子,并不是京城的贵女,而是他自己先生的女儿。
      夫妻两个人也是早就认识,相处起来很是和睦,在赶考之前订下婚事。
      在他高中进士后,他的先生就带着女儿进京城送嫁。
      结婚时,男方的长辈是让唐王夫妻当的。
      余颖没有过来。
      亲家倒是没有埋怨,因为他们也知道海家的根底。
      琢磨着余颖大概是不想看到前夫镇南侯,才不愿意进京。
      所以余颖即使没有亲自到场,他们也没有在意。
      反正大家早就认识。
      订婚时,是余颖亲手给女方插上红宝石金簪。
      海澜结婚时,镇南侯也到了婚礼现场。
      不过看了一眼后,并没有靠前。
      因为唐王以男方亲长的身份坐镇。
      海澜的婚礼,就这样过去。
      第二天唐王妃特意跑来,送上余颖让她转交的见面礼。
      让海澜的岳父母是十分高兴的。
      后来他们夫妻两个人,干脆就跟着海澜夫妻两个人一起住,还有一个小儿子。
      等到过了一阵后,皇帝发下圣旨,说慧县主有大功,晋升为郡主。
      这下子可把铁头御史气坏。
      怎么能这样?
      在他看来,那个女人不受规矩,插手国事。
      虽然说是县主的手下,但一个县主为什么养这么多的能打仗的做什么?
      这一点,他在金殿上被气得给忘记了,现在越是想越是不对劲。
      而且对她非但不罚,反而表彰。
      简直就是把他的老脸,扒下来让人踩。
      一气之下就气病了。
      养了好一段时间才好。
      他的老娘、妻子后来知道他生病的原因,只能是劝劝他。
      婆媳两人生怕他再也爬不起来,就烧香许愿。
      后来谈御史病好,婆媳两个人就去寺院那里还愿。
      正巧的是,海宁也和唐王妃一起来上香。
      唐王妃不是虔诚的佛教徒,她更多是想要出来看看风景。
      但既然是以上香的名义出来,自然也是要上香的。
      好死不死的是,正巧两方人们在寺院里遇到。
      而唐王妃的到来,颇为引人注意。
      自然被婆媳两个人看见。
      她们知道唐王妃到来后,而且还知道铁头御史之所以被气得不行,主要就是唐王殿下不放过。
      每一句话都是咄咄逼人,让谈御史有些下不来台。

第二十六章 谈御史[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