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话,二哥三哥都来找过你,你一句话都不说,我以为……以为……哇呜呜……”
怎么说哭就哭了!!!
这小孩子怎么哄……
关雎极少接触小孩,在她的印象中孩子都是一群调皮捣蛋鬼,总会给你意外的‘惊喜,她是不喜欢孩子的,更不会哄小孩了……尤其是这四五岁的小萝卜,脾气还拧得很。
关雎只得僵硬的拍她的背,一边毫无感情的哄:“哭吧哭吧。”
哄着哄着,哭够了的关月都被她语气逗笑了,关月枯黄的脸挂着泪还嘲笑她:“小孩子都不会哄,多学学二哥。”
小兔崽子,还嫌弃她了。
要知道这可是她第一次哄小孩。
就在两人说话间,灌木丛里????一阵后,平静了下来。
关月未察觉,可是关雎却神经敏感的发觉到异动,据她这几日在附近勘察分析后,可以决断她处于江南地带,草木皆是落叶阔叶林,并且大多都是常青树,树木茂密,植被繁多,形成复杂的生物多样性。并且这里的生态系统良好,并且有许多她从未见过的植被和动物。
再从这些村民的衣物发饰中,可以判断距离二十一世纪至少八百年以上,并且是唐朝以后,甚至是宋朝。
因为关雎在他们看到有种胡瓜、石榴、胡萝卜和丝瓜。
她现在能懂这么多,完全仰仗她曾经的组织。
在他们组织里要学习的门类极多,最基础的便是组织联系和伪装,深入的便是各行各业的门类知识,因为能让他们接任务的,都是一些隐士大家或者世界排行的富豪,需要解决的任务可能是拿到什么物件、资料,有的时候还会是杀、人灭口。
他们需要巨大的知识网络,从古代历史到近代战争再到现代科技发展,从衣食住行到吃喝拉撒,从医农武功到琴棋书画、十八般兵器和电子科技,组织里的每个人都要做到敏感而机敏,发觉任何异动,任何一点小细节都可能是任务关键,可也能是丧命的信号。
所以,关雎在这一点上不输于任何人。
她偷偷捻起一枚石子,凝力掷出去,结果那边咯咯咯吓坏了一只孵蛋的芦花鸡。
可能是村里头谁家的鸡跑这里来下蛋了。
关月听到动静,立马就跑过去,兴奋的指道:“是鸡蛋。”
瞧她那眉飞色舞的样子,活生生像从没吃过鸡蛋的人,关雎暗骂她一句没出息,然后起身过去将鸡蛋捡起来,放在小篮子里。
……
这边关雎还没有离开多久,灶台的水都还没烧热,关家小院门口又气势汹汹的围上来一群五大三粗的壮汉,和一群看戏的老弱妇孺。
为首的一位三四十岁的妇人打扮得还算体面,插着腰就站在院子外骂骂咧咧:“好你个关辣子,是不是欺负我们王家无人了?这样歹毒的事情你也做得出来?你个没人要的泼皮辣子,我儿子要有个三长两短,我要你好看!”
关风不用瞧就知道是谁。
还不是那个王三柱,打不过肯定回家哭唧唧叫人了,真无赖!打不过就叫娘,每次就只会这招。
他娘那张嘴死的都能骂活,嘴皮子一开一合,管你是天王老子还是皇亲国戚,统统都给你骂得一文不值,恶名昭著,污言秽语倒豆子似的从她嘴里冒出来,一天都不带重复的。
谁都不想惹上这王大娘,一来就是这张嘴太不讨喜,而来,王大娘家在村子里也算有头有脸,家里有间白墙青瓦的房子,瞧着比村里其他人好得不止一倍,穿着也体面,各家有事都想着她照拂。
关风正想要出去顶嘴,却被关清一个眼神制止,只能坐回原地,不服气的撇撇嘴。
他眼瞅着二哥出了门去。
二哥向来性子温和,出去还不是被欺负死!关风不管,也跟着出去了。
第3章 打不过就叫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