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感受到刘勋希冀的目光,史阿一脸正色道,
      “这便是晋王与刘太守结盟的条件之一!
      素闻太守麾下刘公子扬,精通造船之术。
      太守若能将刘公派至益州,助我大晋水师打造楼船。
      届时晋国水军便可借道交州,与太守的庐江水军合力攻打豫章。
      驻守豫州的西凉铁骑,也会顺势南下征讨九江!
      到时无论胜败,只要双方顺利会师,庐江之危便可不攻自破!
      不知刘太守以为如何?”
      众人闻言,一片哗然。这史阿还真是说的比唱的好听...
      这李存孝分明就是来空手套白狼的!
      一兵一卒未发,便要先将刘晔弄去益州造船?
      刘勋脸色阴沉不定,沉吟良久才哑着嗓子问道,
      “子扬有佐世之才,乃我庐江之柱石也!
      倘若晋王出尔反尔,我庐江如何能敌得过孙策的虎狼之师!”
      史阿微微一笑,“刘太守不必担心,晋王早已将此事安排妥当。”
      “此乃陛下圣旨,还请太守观之!
      只要您同意结盟,这则消息便会公之于众!”
      话音刚落,只见史阿递出一卷上好蚕丝制成的绫锦。
      从材质来看,正是当朝圣旨!
      刘勋闻言,当即打开圣旨查阅,卷上赫然写着,
      “册封刘容之子刘熙,接任琅琊王之位!
      加封庐江太守刘勋,为大汉扬州刺史......”
      虽是两则遥封,却足以看出李存孝的诚意。
      刘勋为何迟迟不愿投降晋国?
      因为他曾为袁术旧部,而李存孝算是间接害死袁术的帮凶。
      如今让刘勋投靠大汉天子,他便不需再背负背主投敌之名。
      而有了刘协所授予的刺史之位,他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大汉抗击国贼的英雄!
      至于册封刘熙,其中蕴含的深意,就连一旁的刘晔都不禁拍案叫绝。
      刘勋出身琅琊,跟随袁术前曾是刘容旧部。
      这也成了他在袁术称帝后,极少被人追责的原因之一。
      谁都知道刘容与袁家交好,而袁术称帝乃是在刘容死后。
      如今天子册封与刘勋交好的刘容之子刘熙,可谓完美洗白了刘勋的反贼之名!
      刘勋能稳坐庐江太守数年,这点政\/治嗅觉还是有的。
      对李存孝的诚意再无怀疑,欣然应允道,
      “晋王胸怀天下,在下佩服!
      烦请史阿兄弟稍作歇息,子扬前往益州一事,容我等商议一番。”
      史阿闻言,摊了摊手,示意刘勋请便。
      看着眼前欲言又止的刘勋,刘晔淡淡一笑,
      “子台兄不必说了,晔愿为庐江大业前往益州。
      临行之前,还有一言相告!”
      刘勋重重点头,“还请子扬赐教!”
      “孙策麾下人才济济!
      即便与晋王结盟,子台兄也需提防吴军诡计!
      我走之后,庐江水师只需固守,切不可轻敌冒进!”
      见刘晔离开之际,仍旧心系庐江,刘勋心中感动不已,
      “贤弟放心!我等定会固守庐江!
      待到重逢之日,为兄再与你把酒言欢!”
      ...
      ...

第59章 结盟庐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