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5章《文政初解》[1/2页]

永恒神朝:大秦至尊 龙袍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嬴霄穿越之前,太学和令州的东木学院一样,只传授文道,类似琴棋书画、科考诗文、先贤名著,融会贯通的学子一抓一大半。
      类似卢奕这样精通水文地理的实干家反而在极少数。
      而且这些学子大多家境贫寒,昼夜苦读,来了文道圣地,视武人粗鄙,修行的大多是养生武道,兵器多为轻剑,不追求战力,只求自保。
      导致朝堂中真正有话语权的,还是那些勋贵氏族子弟。
      这在嬴霄看来可不行,科教兴国在这个世界实施起来难度很大,可道理却是一样的。
      空谈误国不可取,唯有实干才能兴邦。
      而且不能阶级固化,让富人垄断教育资源。
      大秦需要的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孱弱文人,只知道狎妓论诗、结党营私,而是需要方方面面都精通的新帝国人才。
      其中包括文、武两个层面。
      文道,以史为鉴,以政为纲,辅之以新闻、外语,针砭时弊,了解万邦族落,开拓眼界。
      其中还必须学习律法,礼法,水利,天文,术数,精算,最好能触类旁通,一通百通。
      武道,以武为本,辅之以器甲修缮淬炼、丹药炼制、阵法修行三大旁支,穿插着药材药性、凶兽大全、灵材材质等通识教育。
      这需要的远远不止十二人。
      “安老推荐之人,朕事先都已了解过,足够在改制后的太学担任司业,不过这点人手可不够用。”
      “文科一道,朕打算让朝堂现任官员,每期轮换过来讲学,将为官做宰的经验传授给莘莘学子,并开设实习学科,让一部分学子下放民间,以小吏身份,了解大秦基层百姓,一步步以政绩升迁。”
      “武科一道,则由石像鬼军团、太医院、军器监以及军中高手轮番授课,在武举擂台、无妄森闯出名头的江湖高手,也可担任名誉司业,领太学教职。”
      “这都得有劳安老管制,保证太学大局完整过渡。”
      大秦有科举盛事,每三年一开,近百年都是东木学院一家独大,压得太学喘不过气来。
      如此改革,对于帝都学子都是利好。
      因为科考门类也会改变。
      武道也不单是战力决生死,若是在阵法、煅器、丹药三类旁支有所天赋,甚至精通符咒、蛊术等其它学科,一样会受到重用。
      “陛下哪里的话!”安平乐白眉一挑,唏嘘道:“老夫徒有虚名,代替魏太尉坐镇学堂,却无建树,已然愧对大秦历代先帝和陛下的信赖。”
      “若是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还得让陛下亲自过问,那还有什么脸面活在这世间。”
      想起先帝在世时,朝堂乌烟瘴气的模样,老人家气得直抖胡子。
      要说大秦文道,没有谁比他更为清楚。
      本身就是学识渊博的一代大儒,专研文道,为学子楷模,天下文道先锋,可却改变不了大秦朝堂。
      单纯学文,

第185章《文政初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