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5章 长恨春归无觅处[2/2页]

一点芳心两处开 谁家翁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如此大好春光,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的飞雪。
      虞美盼和秋菊自从住进了小楼,就没有下来过。
      秋菊年幼,又是个闲不住、好生事的主,便竭力怂恿小姐说:“春天将到尾声,岂可随便辜负了?”
      美盼毕竟是大家闺秀,平日里家教又严。所以,任由秋菊说什么,她都不去理会。
      “你说,我们初来乍到,正该趁机勘察一番。”
      “你不怕碰上小和尚,你就下去。”
      “小和尚有什么可怕的?”
      “不是你怕他,而是小和尚怕你。”
      “怕我作甚?”
      “你没听老和尚经常跟小和尚说,女人是老虎吗?”美盼莞尔一笑。
      “那就更应该出去吓吓那群小和尚啦……小姐,你看这屋外的风景多美呀!我们出去走走,看看景,散散心也好!小姐,我们去吧~”
      美盼的心情,并不像秋菊那么无忧无虑,不烦不恼,毕竟自己是大龄姑娘了,她对自己以后的生活一片迷茫。本就心烦,现在秋菊又死缠硬磨地,便恼怒道:“不去!”
      秋菊被虞美盼泼了一瓢冷水,心里很不舒服。但还是想说服她,“小姐,坐了那么多天的车子,闷得发慌,也该散散心,小姐,去吧~”
      经不住纠缠,美盼只好说:“那,让我去跟母亲说一声。”
      秋菊一听,说道:“小姐,你这不是没事找事吗?若去禀明老夫人,她肯定不允许!你说你,反正是自家的院子,又不是到大门外边去抛头露面,用得着去禀明吗?”
      二人正在辩论之际,忽听门外春兰来叫:“秋菊,老夫人命你速到她那儿去一趟。”
      秋菊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老夫人处。
      老夫人笑嘻嘻地说:“汪大人接到懿旨[1],说要去陕西办差……”
      秋菊一脸狐疑:汪大人的事,跟我有什么关系?
      老夫人接着说:“陕西去年大旱,今年又大涝,太后娘娘让汪寿昌去陕西查看灾情。但汪大人重病在身,又不能误了朝廷的大事,所以只能派自己的校书郎去查看,就是你们前天见过的好好姑娘……”
      “她是校书郎?那么年轻,还是个姑娘。”
      “正因为人家是个姑娘,才需要有个伴。”
      秋菊高兴地问:“夫人是想让我陪她去陕西?”
      “净想好事!人家有人作伴,就是服侍汪大人的如烟姑娘。我是让你替如烟去照顾汪大人。”
      秋菊听后,一脸的不悦。
      老夫人说:“好了,别在这杵着了,赶快回去收拾收拾,过去找如烟姑娘,让她告诉你如何照顾好汪大人。”
      ————————————
      注释
      [1]懿旨
      中国历代统治者对公文都有明确的规定。
      秦代上行文为奏,下行文为制、诏。
      汉代上行文区分为四品:章、奏、表、议;下行文分为四类:策书、制书、诏书、戒书。
      魏晋南北朝公文同前代大略相似。
      隋代公文大都是梁代定制。唐代下行公文有六:制、敕、册、令、教、符;上行公文也有六:表、状、笺、启、辞、牒;平行公文有三:关、移、刺。
      宋代公文上承唐代体制,种类更趋繁杂。元代公文略有变化,如诏令称圣旨,命令称令旨,指令称懿旨,并增加了一些新的文体,如行移、申状之文。
      所以对于皇帝的诏令称为圣旨,对于皇太后或皇后的诏令或指令称为懿旨。

第35章 长恨春归无觅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