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8章 荷叶临风翠作裳[2/2页]

一点芳心两处开 谁家翁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出嫁之后要礼从夫君,与丈夫一同持家执业、孝敬长辈、教育幼小;如果夫君不幸先己而去,就要坚持好自己的本份,想办法扶养小孩长大成人,并尊重子女自己的生活理念。这里的“从”并不是表面上的“跟从”之意,而是有工作性质的“从事”之本质。
      “四德”出自《周礼.天官.九嫔》之中,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就是说做女子的,第一要紧是品德,能正身立本;然后是相貌(指出入要端庄稳重持礼,不要轻浮随便,)、言语(指与人交谈要会随意附义,能理解别人所言,并知道自己该言与不该言的语句)和治家之道(治家之道包括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生活方面的细节)。
      从一而终:丈夫死了不再嫁人,这时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出自《周易.恒》:“曰妇人贞洁,从一而终也。”
      三纲五常:意思是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这是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出自《白虎通.三纲六纪》:“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汉.王充《论衡.问孔》:“五常之道,仁、义、理、智、信也。”
      男女有别:是指男女之间有严格区别,这是旧时用以强调男女应该严守的封建礼教。出自《礼记.效特性》:“男女有别,然后父子亲;父子亲,然后义生;义生,然后礼作;礼作,然后万物安。”
      [2]爱情
      爱情是个体与个体(多数指人)之间的强烈的依恋、亲近、向往,以及无私并且无所不尽其心的情感。它通常是情与欲的对照,爱情由“情”爱和“性”爱两个部分组成,情爱是爱情的灵魂,“性”爱是爱情的附加属性,并不是必要存在的,情爱才是爱情的根本与核心。
      中华典籍《周礼.地官司徒第二.媒氏》:“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意思是说,“在周代,男子到了三十岁要娶妻,女子到了二十岁嫁人。若无缘无故不遵守这规矩的,就予以惩罚。”
      在汉文化里,爱就是网住对方的心,具有亲密、性和承诺、依恋、情感的属性,并且对这种关系的长久性持有信心,也能够与对方分享私生活。在爱的情感基础上,除了爱的跨文化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爱情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也发展出不同的特征)。
      爱情是人性的组成部分,狭义上指情侣之间的感情,广义上还包括朋友之间的爱情和亲人之间的爱情(爱的感情)。
      《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中:“老者跌脚叹道:‘人有七情,乃是喜怒忧惧爱恶欲。我看你六情都尽,惟有爱情未除。”
      (1)来源
      爱情一词来源于英文LOVE,但LOVE却不是一个血统纯正的英文单词,她是一个法语单词,来源于中世纪,最早出自《圣经》。原来本意是指人世间的那种互相关心,相互爱护的大爱情感。后来,由于骑士制度的产生,骑士对贵妇人的爱慕和忠贞,以及人性的私心贪婪,就占有了这个情感名词,唯独留给男女私情专用了。
      相信大家听说过神秘的亚瑟王和他大名鼎鼎的十二圆桌骑士。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所著《唐吉柯德》中主人公的梦想是做一个骑士。骑士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在中世纪的欧洲长期存在并一度辉煌,与日本幕府时期的武士,中国封建社会的侠客一样,是一个受人尊敬甚至是仰慕的神秘阶层。
      封建社会的国家机器需要武力的保障,骑士阶层应运而生。他们拥有强健的体魄,丰厚的待遇,大量空闲而自由的时间。于是,便为另一社会阶层——贵族妇女阶层所看中,成为他们排遣寂寞的理想人选。他们之间所进行的一种游戏,就叫爱情。
      所谓的爱情是具有规则的,并非随心所欲。中国古语有云: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骑士与贵族妇女所进行的爱情游戏的规则与之相似。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在欧洲的广泛应用,引发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启蒙运动和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使得资本主义制度在法国乃至欧洲基本确立。作为新兴的社会阶层,必然有其与传统势力截然相反的思想理论作为革命的口号,作为发展的基础。这一事实,又一次证明了托马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在经济领域是自由主义,在政治领域是民主普选政治,而在社会文化领域则是婚姻爱情自由自主。现在意义的爱情由此形成。
      从这个词的产生,我们可以看出爱情是女人享福,男人受苦的东西。骑士的勇气、汗水、鲜血是对爱情最佳的诠释,可是经过千百年的演变,爱情这个词,却成了伤害女人最佳的利器。在爱情的面前,一个个女人变得伤痕累累,女人的泪水成为对爱情最佳的诠释。
      13世纪,马可.波罗等西方人来到中国,把这一神秘的词汇也带到了大元朝。瞬间,这一美好之词便在青年男女之间流传开来。
      (2)马可.波罗和中国公主
      马可.波罗是意大利威尼斯人。他于1275年抵达元朝大都,朝见了忽必烈大汗,并在中国住了十七年之久。关于马可.波罗,西方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马可.波罗和中国公主,就是其中的一则。
      整整一夜,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儿昆岑(KWenChing)公主的卧室一刻也没有安宁。久负盛名的医师、聪慧睿智的僧人、神通广大的法师、经验丰富的产婆从全国各地纷纷赶来,他们蹑手蹑脚走进昆岑公主的卧室,各显神通,然后又一个个垂头丧气地悄然退出。忽必烈汗,这个伟人中的伟人,上帝的骄子、统治世界的君主却束手无策,他绝望地在这间空旷的屋子里踱来踱去,无可奈何地听任爱女那痛苦的叫喊。
      翌日,1275年的一天上午,忽必烈汗身著金黄色的朝服,端坐在皇宫中央的御座上接受重返中国的两位威尼斯商人,尼古拉.波罗和玛窦.波罗的朝见。他们于七年前返归西方,现在又再度东来。但是他们并没有为他带来所要求的那一百名贤人智士。
      伴陪父亲尼古拉.波罗同来的马可.波罗是一个魁梧的青年。他对忽必烈说:“凭我的学识,我或许能向您介绍一些西方的智慧。”
      “你有办法将我的宝贝女儿从折磨她纤弱病体的痛苦中解救出来吗?”
      “让我来把西方的智慧告诉她吧。”
      举行了简单的仪式之后,马可立即离开大殿,被带进昆岑的卧室。从此公主几乎每天都要听这位年轻人讲故事。只要有空,年迈的忽必烈也会和他们在一起。看到女儿从马可的故事中得到安慰,他感到由衷的高兴。
      公主终于分娩了,小阔阔真呱呱坠地,但昆岑却辞别了人世。忽必烈汗非常伤心,西方的智慧并未能解救爱女的生命。但他并不怪罪马可。他发现这个青年人比他的王子还要可爱,而小阔阔真则更成了他掌上明珠。
      随着时光的流逝,小公主、忽必烈和马可愈益情投意合,难舍难分。
      小公主阔阔真实在太幸运了!
      在忽必烈、马可.波罗和宫廷诗人铁真的熏陶下,她出脱成一位博学多才的少女。她对异国风情的浓郁兴趣,她对自然万物的广博知识,她对自己患病小动物的悯悯温情,她那出乎寻常的美貌,这一切使她高贵典雅,楚楚动人,在整个中国都很难有人与之媲美。
      1292年年初的一天,一位来自波斯的使臣朝见忽必烈。
      他双膝跪下,呈上了带来的信件,“尊敬的陛下,您贤明兄弟的儿子、波斯的阿鲁浑大汗启奏不幸的消息:布尔嘎娜(Bolgana),逝世了。她留下遗言——要让她的一位同族的蒙古姑娘接替她在阿鲁浑王宫中的地位。阿鲁浑大汗对天起誓过,一定要实现她的遗愿。他恳求陛下帮他挑选这样的一位姑娘,并护送至遥远的波斯……”
      他还想说下去,但年迈的忽必烈吃惊地站了起来。上苍已回答了他的祈祷,阔阔真应该前往波斯做阿鲁浑汗的王后,虽然阿鲁浑的年龄比她大得多,但他会疼爱她,悉心照料她的。马可和他的父亲、叔父可以把她安全护送到阿鲁浑汗的王宫,然后再继续他们的旅程,直到安抵威尼斯。
      年迈的忽必烈拿定了主意。
      马可对于旅行实在太熟悉了,他决定取道海路。1292年8月下旬,他们含泪告别了伤心欲绝、愈益显得衰老的忽必烈,从泉州港扬帆启航。
      长达两年的航程就这样开始了,一路上惊涛骇浪,历尽艰辛。但是马可率领着船队,他决心哪怕是穿越地狱也要把尊贵的公主安全护送到目的地——波斯!
      他们真的要穿越地狱了。
      一个风平浪静的日子,船队正在平静的中国海海面上疾驰。突然,不祥的暗绿色乌云布满了天空,台风到来了!狂风掀起恶浪,一排排扑向甲板。在暴风雨的袭击下,阔阔真被卷进了大海。随着一声撕心裂肺的惊叫,马可跳进了骇浪之中,他奇迹般地抓住了她。两人都得救了。
      暴风雨过后的好几天中,马可仍放心不下,几乎每隔一小时就要到她的舱门探视一下,看到他尊贵的阔阔真公主平安无事才放心离去。一旦有空,他总要陪她一起度上几个钟头。
      几个月后,他们进入印度洋。一伙野蛮凶残的海盗袭击了船队。海盗们爬上甲板,见人就杀。他们撞开阔阔真的舱门,冲了进去。阔阔真公主一面大声呼喊马可,一面拔出一把短小的匕首,无畏地怒视着逼近的海盗。混乱中,一个海盗冲到她身边,抓住了她的手臂,把她反扭过来,湿淋淋的弯刀举在她的头上。就在这时,一把利剑象闪电一样刺进了海盗的后背,他倒了下去,阔阔真也被撞得昏了过去。
      当她醒来时,激战已经结束,海盗们被赶下了船,甲板上只留下搏斗的痕迹,马可正焦虑地躬身守护在她身边。虽然危险已经过去,小公主阔阔真受惊病倒了,可怕的高烧威胁着她的生命。可是几位聪明能干的侍女又都被海盗杀了,马可只好把指挥船队的事交给了父亲和叔父,亲自来照料可爱的小公主。他为她配药,日日夜夜守护在她的身边。
      危险终于过去了,小公主渐渐恢复了健康。她开始用以前从未有过的目光注视着马可。一天晚上,舱房里又闷又热,马可轻轻地挽着公主走到甲板上坐下,清新的凉风吹拂着阔阔真的秀发。
      “马可,你喜欢我吗?”她轻声地问。
      “是的,亲爱的小阔阔真,我非常喜欢你。你怎么现在谈起这个来了,嗯?”
      “因为我不再是个孩子了,我爱你,马可.波罗!”
      一阵沉默,只有微风在轻轻地吹动。
      过了一会,马可说道:“上帝对我们非常仁慈,我生命的花朵!”
      “是的,亲爱的马可.波罗,上帝是仁慈的。”
      又是一阵沉默。
      此时此刻,任何话语都是多余的。两只觅窝的小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可是,再过短短的几个星期他们就要永别了。他们的分离如同他们的相爱是无可避免的,因为对忽必烈大汗的忠诚不渝是他们爱情的一个组成部分。
      十月深秋的一个夜晚,月光如水,船队到达波斯的霍尔木兹港,马可.波罗和阔阔真,中国的小公主,互道珍重,依依惜别!

第78章 荷叶临风翠作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