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啥意思,好大的口气!
      “您这就没劲儿了,我是实诚的想要!”
      “我也是实诚的开价,你要有这样的茶壶,尽管拿来给我,九十万,我也不二价,立马给您!”
      林凡冷笑着说道,这玩意儿有多少啊,光养个十年,就没几个人能做到。
      你想啊,吃饭都吃不上,还坚持吃十年泡茶喝?
      别闹了!
      谁有那能耐啊!
      大院里的价格大爷,那都是喝的白开水!
      “那您这扇子!”
      “扇子?来,给您先瞧瞧!”
      炫耀嘛,多开心啊,好东西,就是要给别人看,然后要让别人眼馋!
      这才是古玩的魅力之一!
      题识: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李白而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今人犹歌李白诗,今月犹如李白时。我学李白吟对月,月与李白安能知。李白能诗复能酒,我能百杯复千首。虽然不学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我也不上天子船,我也不向长安眠。姑苏城里有茅屋,万树飞花月满天。右李白歌,晋昌唐寅书。
      钤印:南京解元、唐子畏、吴趋!
      老人这扇子一拿到手里头,第一眼自然是看字!
      可是这一看,整个人都傻了。
      “唐,唐寅?”
      唐寅谁啊,唐伯虎啊!
      点秋香那位!
      虽然历史上不存在点秋香,可问题是,唐伯虎的书画在华夏历史上有留下浓墨一笔!
      再看画!
      画的山水,状景真实,构图是两岸夹一江。
      “以小观大,典型的宋代画法!”
      宋代画风构图就是这样,以小观大,这种是华夏山水画里的典型。
      以小观大,和以大观小。
      简单的是说,以大观小,可以理解为俯瞰,通过画笔和想象力,来弥补山峦背后的层峦叠嶂,使得图画变的更具备冲击力。
      而以小观大呢,则是充分的利用留白,只画出眼前的山峰,而后面的山峰,留给大家去瞎想。
      当然,这是简单的说,如果复杂一点,那怕是很难说清楚,华夏的画,大多数都是写意画,其实就算是写实也实不到哪儿去!
      画家在泼墨的时候,经常自由发挥,但是效果往往非常惊人!
      几个字概括,以大观小,就是由远到近,以小观大,则是由近到远!
      最主要的,还是看意境,其实构图这样的东西,对真正的画家来说,可能是无所谓的……
      这幅画,整体感轮廓线细秀挺拔,山崖和巨岩施遒劲小斧劈皴,较为刚健峭劲,笔法脱胎于荆浩与关仝,而又秀润超逸。亭中的高士,江中的垂钓者,江渚浩渺的气象,一片轻松快活的市隐气息,让人联想到了桃花坞的情景:“池塘春涨碧溶溶,醉卧香尘浅草中”。
      “这……是唐寅真迹?”
      “这是自然!”
      林凡笑着嘬了一口茶水,老人小心翼翼的合上了扇子,然后忽然瞪大眼睛!
      “这扇骨……”
      “您瞧瞧!”
      林凡骄傲的说道,这扇面啊,是林凡修复的,本来的扇子早就烂了,而这扇骨呢,是林凡给换上去的,这林凡没手艺,特意找了半年,找到了一个专业做扇子的老师傅,一点一点的给弄好。
      “松为罗汉开生面,恰有相依天竺僧。设以美人喻林下,楞严经里度摩登!”
      老人慢慢的念出了这扇骨上的诗句,然后抬起头:“这是乾隆的诗啊!”
      落款“壬寅新正淑题”并有两方朱印“干”、“隆”!
      而扇子的另一面,则是雕刻着松枝、梅花、枇杷,并有椭圆篆书“古稀天子”印。
      “这……”
      扇子的手柄下端,也就是开伞的位置,还镶嵌着玳瑁片……
      “乾隆的扇子啊?”
      “清乾隆·御制岁寒三益图诗文镶玳瑁扇骨!”
      林凡十分得意!
      这玩意儿可不好弄,真的是特别宝贵,还有就是因为大小问题,特意的裁剪了一部分,但是得亏这扇骨还可以,就里面的扇叶稍微弄了一下。
      就光这扇骨,就能价值个300万!
      扇面那就别说了!
      没有个五六千万都懒得搭理你呢!
      而林凡那茶壶呢,最少1000万起步!
      林凡这出门的标配,就和个八旗子弟一样,身上最少七八千万!
      因为林凡身上还有好东西呢,一个玉牌,但是那东西林凡不拿出来,是贴身挂在胸前的。
      上面呢,是大师雕刻的四个孩子的名字,林凡是上班时候带着,下班时候就放起来贡奉。
      不是信佛,而是有时候林凡觉得自己会冲动起来的时候,就进去念经,让自己安静下来。
      没办法,他怕自己忍不住然后出事儿。
      “还给您,这玩意儿,我可真买不起!”
      “没事儿,我那边紫砂壶还有,但是价格不便宜,近些年我是没准备卖!”
      林凡直接把路给堵死了!
      开玩笑,林凡是打算开紫砂壶会展的,这么多的紫砂壶,林凡是费尽心思搜集过来的,足足三十多个呢,全都是精品。
      这四九城啊,就不缺这玩意儿,缺的是有名有姓的大佬出的好玩意儿。
      老头听到林凡的话有些失魂落魄,他可喜欢林凡手里的东西了,可惜林凡不愿意出手。
      他也没办法,可不兴强买强卖,只能离开了茶楼。
      林凡听了一会评书,觉得没意思,这老先生实力不错,但是不是老的本子。
      等那先生说完了,林凡直接喊了小二,帮忙喊一下那说书先生。
      “这位爷,您喊我?”
      “我想问问,你们评书门,祖传的本子,你这儿还有多少本?”
      “您这是……”
      “给我抄录一份过来,我也不短你的钱,给你们留个后!”
      “我谢谢您嘞!”
      这说书先生能拒绝吗?
      刚才看了林凡那手段,在拒绝,这是自己找不痛快吗?
      “长本的一百,中间的八十,短篇的五十,不用技巧,就把话本故事写下来就得!”
      “这没问题!”
      本以为,林凡是要仗势欺人,但是只要一个故事,那就无所谓了,评书的故事,说白了,就是从各种演义话本里提炼出来的,那神神怪怪的没法儿说了,但是这三侠五义之类的,还是可以说的。
      林凡从口袋里数出了100块钱,放在了桌子上,再拿出了五块,放在了茶杯下面。
      “过几天我再来,这是订金!”
      “得嘞您的,我保准给您弄好!”
      说书先生激动的收起了钱,别以为是老祖宗的东西就不能丢,实际上,只要个故事,无伤大雅,说书和说相声一样,讲究的是一个节奏,一个气口,你看老郭说话,和一般人说话,同样一句话,人家说出来就比你可乐,这是有学问的,研究过的。
      林凡起身离开,端着自己的茶杯,走在了街道上,他这样闲的人,真的没有,好多人看着林凡有点茫然,还以为这是回到了当初清末呢!

227 体验一下装的快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