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太子妃也算是朕的功臣,别的就不管了,登步撵,启程!”
“儿臣遵旨!”
周墨躬身朝后面的步撵走去。
皇后狐疑的看向皇上,今天这么大的事情怎么能少了太子?没有太子随行只有太子妃,这像什么话?
她仔细端详太子妃并不开心,难道这两个人闹别扭了?她依稀记得上次在思忧殿太子为了维护太子妃信誓旦旦要跟她划清界限的样子,怎么这会就食言了?
皇上先一步登上步撵,笑容满面的回头把手伸向皇后,皇后受宠若惊的跟着上了步撵。
刘公公高喊一声:
“起矫!”
六部大臣,兵部尚书袁汀,户部尚书谷元煜,礼部尚书郭渚云,刑部尚书林泊,工部尚书罗霖,吏部尚书吕江,各自上马随皇上出城。
鼓乐起,仪仗队徐徐开道,由顺安门向东驶出刚走到乾安门,震耳欲聋的朝拜声扑面而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岁千千岁……”
皇上循声望去,原来是设在皇城外的观礼台上老百姓在高呼,黑压压的全是人,孤寂的皇城还是头一次这样热闹,他笑逐颜开的朝四面的人挥了挥手。
老百姓起身谢恩之后,从怀中掏出礼部统一配发的朱红色的彩带,所有人挥舞着彩带高呼皇上万岁,顿时皇城红彤彤的一片格外喜庆。
“皇后你瞧瞧,这就是朕所说的太平盛世!”皇上喜不自胜的说。
皇后微微点了点头,她没想到太子妃还真是有点能耐,手上没银子还能大言不惭的揽下消夏会的活。
太子妃还能想到卖座换银子,不过安排这样声势浩大的场景怕是掏空了东宫的所有积蓄。
哼……太子妃还真是不会过日子,等消夏会过后就等着哭吧!
六部尚书也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皇城周围哪里有过这么多人?除非发生宫廷政变的时候。
他们在朝廷当差这么多年还头一次见在离皇城这么近的地方,有这么多人为天朝而喝彩。
普天之下也就只有太子妃有这个魄力敢有这样的想法,六部尚书向步撵里的太子妃投来几分钦佩的目光。
仪仗队走出皇城,逐渐走上主干道,道路两旁的人老百姓来自五湖四海只为一睹皇家风采,欢呼声犹如巨浪一声高过一生。
人们看到皇上和皇后的步撵经过时,欢呼雀跃。
可到了太子妃的步撵时,人群中的妇人、老叟、老太婆,不约而同的望着孤身一人的太子妃窃窃私语。
有些人还知道回避用手捂着大嘴巴扭头与旁人交头接耳,脸上诡异的神情就像窥探到了天大的秘密,时而悲悯,时而惊恐,时而惋惜……
尽管周墨已经做好了十足的准备,她就当自己此行是给百里玉守灵的。
当看到这些人看她就像围观一只怪物一样,她的内心还是无法做到心如止水。
她本该坐享自己和子桑叶拼来的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耀才是,此时此刻所有的成就都被指指点点淹没,再无一丝欢愉。
第144章 国泰民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