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覆在了他的头上,刚刚准备妥当,皇后娘娘就已经圣驾光临。
“太子你怎么突然病了?”
皇后急匆匆的跨进思忧殿的门槛,直奔床前,看到太子苍白的脸庞,干涸的嘴唇,无神的眼眸,心急如焚,环顾四周怒气冲冲的问小礼子:
“太子妃呢?锦侧妃,曦嫔呢?三个妃子怎么没有一个人在太子跟前伺候?”
“母后……稍安勿躁!”
百里玉挣扎着起身靠在枕头上佯装虚弱的说:
“太子妃为了消夏会的事忙的焦头烂额,你瞧那碗粥还是她出门前跟儿臣端过来的。”
皇后看了一眼桌上还剩的半碗稀粥,冷嘲热讽道:
“太子你当真以为太子妃是在忙消夏会的事?
历朝历代哪里有东宫正妃彻夜未归的道理?别说太子妃就是寻常百姓家的妇人也不敢这么放荡!”
百里玉眼眸一种划过一丝冷意,示意小礼子退下。
小礼子悄无声息的退了下去,关上了门。
“怎么本宫说的话你不爱听?”皇后似乎并不在意太子的想法对身后的林嬷嬷说:“去把太子妃叫过来!”
林嬷嬷躬身准备去请。
“慢着!”百里玉叫停了林嬷嬷的脚步说,
“本王的太子妃可不是闲着没事干整日窝在东宫嚼舌根的妇人,她一大早就去礼部为消夏会奔走了,父皇也真是的这么难办的差事为何不交给母后非要为难太子妃?”
皇后停下正在为太子掖被角的手,气急败坏的呵斥道:
“吃里扒外的东西!”
“母后连我碗中的吃食都要打碎,何谈吃里扒外?”百里玉直面皇后娘娘所忌惮的。
“本宫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太子妃留不得你就是不听,你过得了我这关你父皇呢?”
“母后,当真是父皇要除掉子桑叶吗?”
“你什么意思?”
“母后与儿臣的太子妃交手不止一次,你也知道她不是等闲之辈,在你和父皇的百般阻挠之下她能过五关斩六将,儿臣对她佩服的五体投地,所以母后下次倘若再敢碰她,您要掂量着来了。”
“你说本宫还斗不过一个乳臭未干的丫头吗?”
“母后您也许不知道,太子妃遇刺之后儿臣都没猜到是您布的局可她却知道的一清二楚,她手上连一个杀手锏都没有可母后呢?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百里玉字字珠玑,他毫不避讳的在皇后面前维护太子妃。
这让皇后很是意外,当初可是太子亲手毁了子桑家,怎么到头来一切都变了?她甚至有些怀疑太子心中早已对太子妃动了心?
“你是在威胁本宫?”
“母后就不问问儿臣是怎么处置那个刺客的吗?”
百里玉清澈的双眸容不得一粒沙子,显然他已经跟皇后划清了界限,继续说道:
“这是儿臣最后一次替母后掩盖上不了台面的脏东西,如果母后再敢擅自处置本王的太子妃,刺客临死前写的那份口供儿臣会义不容辞的交给宗人府,到时候母后还能坐得稳后位吗?”
“混账!你……你是病糊涂了吗?怎么用这种口气同本宫说话?”
皇后起身指着太子气急败坏的说,要不是有林嬷嬷扶着她差点站都站不稳,眼前的太子哪里是跟她相互扶持共进退的太子?就是一个大冤种!
“母后,上次您和锦侧妃干的那些勾当,儿臣只当是自己行为有失负了锦侧妃,可是您没有必要迁怒于他人,对毫不相干的人赶尽杀绝,儿臣的一味忍让换来的是母后的变本加厉,儿臣只能剑走偏锋还望母后回头是岸!”
百里玉一点都不顾及皇后的脸面,他的话叫皇后娘娘悲痛万分。
皇后没想到自己在宫中隐忍几十载到头来却酿造了这样的苦果,她以为对上次的事太子毫不知情没想到,太子居然知道的一清二楚,他只是没说出来而已,好,好,曾经她最满意的儿子如今倒成了自己的冤家,在他心中自己是一个恶贯满盈的?
“你当真要留下太子妃,不惜赔上你自己的前程?”
“儿臣无怨无悔还请母后成全!”百里玉起身跪在了床前。
“此前你对本宫的言听计从都只是你的权宜之计,不过是一个区区弱女子罢了你竟然做好了舍弃所有的准备?”
皇后依然不肯相信那番话是从那个以大局为重的太子口中说出来的,她指着太子妃哽咽道:
“你可曾想过母后?这些年我们二人相依为命,为了储君之位倾其所有……
现在眼看就要大功告成,只要你听你父皇的话,将来皇位一定是你的,到时你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如今,你却跟我说不要了?”
“母后莫要难过,古来圣贤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儿臣有这个能力护得了太子妃亦能护得了自己的前程。”
“你以为你父皇是个大善人?”皇后露出了孤寂的笑意,“事已至此,你好自为之吧!”
“儿臣恭送母后!”
百里玉望着皇后娘娘单薄的背影,心里竟没有一丝愧疚之意,一想起母后做的这些事他对周墨深感愧疚,如果有一天她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会不会同他跟母后这般,同他划清界限?
第107章 划清界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