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户部侍郎点到名字的那几个人也站出来,说当时运送军饷的时候他们可以作证,银子确实是发下去了。
这就怪了,户部说发了,军中却没有收到,足足十万两的亏空,到底哪儿去了?
大臣们噤若寒蝉,谁也不敢担这么大的责任,纷纷互相推诿起来,吵的盛祈年脑袋疼。
眼见着他们也争论不出结果,盛祈年却没有宣布退朝。
这是本年最后一次上朝了,如果不把这件事情当场解决,那等过了年后,想要什么证据也都没有了。
盛祈年冷眼看着他们把这口黑锅甩来甩去,一时有点儿寒心,南魏的大臣们俸禄并不低,国家经济发达,国库充足,盛祈年自然也愿意高薪养廉。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奢靡浪费,大臣们的俸禄是够一家老小嚼用的,即使哪位大臣特殊情况,只要上书奏明原因,国家也愿意拨款救助,可是偏偏出了贪污这样的事儿,说明他的大臣中有人立身不正。
“够了。”盛祈年出声制止道:“此事是谁所为,朕心中有数。”
这话一出,原本还在吵架的大臣们顿时安静了,静等着盛祈年接下来的话。
盛祈年接着道:“卿本重臣,对于南魏向来是忠心耿耿,朕念在你从前功劳的份上不当面点破,谁知你竟丝毫不知感恩,你糊涂啊!军中的将士们,那都是为了我朝出生入死的义士,你哪怕动朕的私库,朕都不会如此心寒。”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傻了:皇上这说的是谁啊?
盛祈年一脸感伤地离开了,留下大臣们面面相觑。
海公公跟在盛祈年
第45章 寒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