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十二章 雍王李素节[2/2页]

建造盛唐 无言不信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大早就赐给了他素节为表字。
      李素节以李治所赐的字来行世。
      李元瑷、李绩一并回礼。
      李元瑷苦笑道:“不知不觉居然数爷辈了。”
      李绩在旁笑道:“吴王与我们这老骨头相比,最大的差别便是本事大,辈分大,独年岁不大。”
      这个在庙堂上一跺脚就能抖三抖,长孙无忌都要忌惮的老家伙,嘴里说出的话,让人如沐春风。
      李绩越活越妖,看出了自己不适合出现在这里,向李治道:“老臣不放心知节那糊涂蛋,去看看行营护卫是否妥当。”
      他说着上马去找程咬金了。
      李治策马来到近处,低声道:“此去长安,途经蓝田,十六叔可敢与朕比一比骑射?”
      李元瑷很自然是耸了耸肩道:“有何不敢?弓箭都已让石磐陀备好了。”
      李治大喜过望,道:“还是皇叔懂我!”
      皇帝至高无上,但要当好一个皇帝却又最无自由。
      干什么都有人干涉。
      李世民这样的皇帝,逗逗鸟这种小事还让魏征给鸟闷死了,何况是外出打猎?
      李治多次有外出狩猎之心,但都给百官看得严严实实,各种劝谏不许。
      之前算是寄人篱下,老老实实的接受。
      现今局面大好,李治离亲征的道路更进一步,便觉得没有必要私藏了。
      李治终归不是真正的乖宝宝,骨子里有着不下于他父亲的雄心与野望,不愿受到控制束缚。
      李元瑷个人在这方面看得很开,从一开始就不将李治视为一个儒家传统的贤君圣主。
      这生而为人有点爱好有什么问题?
      又不是李承乾那样,爱好偷牛祸害百姓,更不像杨广那样,爱好大手笔,霍霍民生民力……
      这喜欢打猎,偶尔为之,有何不可?
      李治没有选择乘车而是选择策马而行,庙堂文武大多也是如此。
      唐朝尚武之风深入骨髓,相比宋朝的好男不当兵,唐朝这里讲究的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坐轿坐马车那是妇孺老者才干的事情,青壮年坐车,那是给人鄙视的。
      不过长孙无忌一早传来消息,说他年事已高,不便同行,选择在后边乘坐马车。
      这让李元瑷有些疑乎,不知那老狐狸葫芦里卖什么药。
      他们一众人一路西进,过函谷入潼关,日行夜歇,一路快行。
      在即将抵达蓝田时,李治瞧了一眼小脸紧绷的李素节,父怀大慰,洋洋得意的说道:“皇叔,你这孙侄儿如何?”
      李元瑷如何看不出李治有心培养李素节的毅力?
      这骑马赶路并非易事。
      在温顺的坐骑也是畜生,有自己的脾气,驾驭不好就有受伤的风险,而且骑乘状态下一颠一颠的,对于身体也是一种考验。
      李元瑷他们早已习惯,李素节显然没有吃过这种苦。
      夜间休息的时候,走路都有些不正常了,外八字的走法,深怕两个大腿摩擦到一处。
      李元瑷一路期待着自己这个孙侄子能够撑多久,想不到他竟倔强的强撑到了现在,让他讶异之余,也不免幸喜,赞不绝口。

第三十二章 雍王李素节[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