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一章 但凡有碟花生米[2/2页]

建造盛唐 无言不信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罗逸多选择了放手。
      那伏帝阿罗那顺刚当上中天竺的国王不久,便得知了大唐帮助修跋满在苏门答腊岛驱赶佛教信徒一事。
      本来那伏帝阿罗那顺就对大唐充满意见,一个不向佛的国家居然拥有玄奘这样的得道高僧,实在是暴殄天物。
      而今又听到唐朝帮助干?利国灭佛,新仇旧恨瞬间迸发,怒喝道:“无知小儿,岂知佛陀?”
      他骂着突然想到一事,说道:“之前不是有人来报,说是大唐使者东来?一个不知佛的下等国家有何可交往的?来人,直接派兵,将他们擒杀了。那些西域诸国进贡的礼品都给我抢来,本国一统中天竺,居然敢不送礼?本王自己动手抢……”
      那伏帝阿罗那顺压根就不将万里之外的唐王朝看在眼里。
      大唐在强,远在万里,难不成还能约过沙海西域来打自己不成?
      伏帝阿罗那顺全然不将此事放在心上了。
      但他并不知道大唐使团的正使姓王,双名玄策。
      **********
      泉州港。
      原本冷清的口岸,逐渐热闹起来。
      这世间从不缺怀有远见之人,随着棉衣、棉被的盛行,江南的商贸市场的大门正式打开。
      泉州如此轰轰烈烈的建造海港,建设少见的沿海城市,早有商人迁入其中,打算分得第一桶金。
      随着第一艘巨大的货船成功入港,商贩、水手、纤夫相继高呼起来。
      这是第一次海上贸易的成功往返。
      尽管目的不是想象中的天竺、大食、拜占庭、波斯这些西方大国,却也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离港口两百步外的一处三层酒楼上,李元瑷看着已经停稳的大型货船,表情也透着一丝丝的激动。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李公淹没有李元瑷那么淡定,他在泉州为官多年,对于这里感情极深,做梦都想改变这里的现状,只是收获甚微。
      现在这第一趟商船航行大获功成,未来可期。
      李元瑷这一次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顺应天时,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
      依照他原来的计划,他们还得在马来半岛寻一次适合建造港口的地方,建造商业港口。
      这选地,占地,规划一系列的动作,估计至少一两年。
      哪里想得到苏门答腊那边直接就赠送了一个港口,免去了很多麻烦,也节约了时间。
      至关重要的是苏门答腊位于赤道,拥有丰富的资源,天竺梵语说他是黄金岛屿,中国古籍上记载是金洲,盛产黄金、石油、锡、铝土矿、煤以及苏门答腊松、南洋松、栎树、栗树、乌木、铁木、檀香木等珍贵木料。
      唐朝以瓷器、丝绸、茶叶、糖、纸张、蚕丝在巨港跟东南亚各国交换黄金、锡、煤以及乌木、铁木、檀香木等材料。
      这一个来回就赚的盆满钵满,此刻就算不与天竺、大食、拜占庭、波斯往来,仅靠与东南亚的诸多小国贸易就能回本。
      海商船的改良建造已经完工,现在只剩下建造,以及由朝廷派使者与西方诸国签订商贸协议了。
      苏门答腊岛的政变,让李元瑷开海的计划节约了足足两年时间。

第四十一章 但凡有碟花生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