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章 治江南疏 收心[2/2页]

建造盛唐 无言不信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薄利多销,为民谋福,能够获得长久之利。”
      “还有一法,就是寻一大商。将棉花之权,交由他们全权处理。此法可得奇货可居之全利,棉衣棉被一出,定为哄抬至高价,能够在短期内获得十足的暴利。而且由大商从中经营,与江南之商业振兴,亦有奇效。”
      李元瑷对于刘仁轨这个长史是越来越满意了,只是短短时间他就能想出着重民、重利两策,委实不简单。
      他提示道:“有没有想过将两策综合起来使用?”
      刘仁轨一脸惊讶,问道:“这如何综合?”
      李元瑷也不藏着掖着,直言道:“开办官办作坊,直接以官府的名义开办制作棉衣、棉被的作坊,然后对外售卖。一、可吸引商人南下江南,刺激江南经济。二、亦可决定价格所属,令棉衣、棉被价格公道,不是只为贵族豪绅筹备的奢侈品。”
      刘仁轨眼中闪过一抹喜色。
      但狄知逊这时插了一句嘴道:“如此会不会有与民争利之嫌?”
      “不会!”李元瑷摇头道:“官方作坊的目的是发展经济,造福万民,而非赚钱,更不是垄断。只要目的达到,作坊可以随时出售给想要接下作坊的商家。”
      刘仁轨忙道:“此举大有可为,正是两全之法。”
      李元瑷将自己上书给李世民、李治的奏疏递给了刘仁轨,将自己对于江南未来的大致规划公示给下面人知道。
      这封奏疏只有李家父子以及庙堂上的部分大佬知道,刘仁轨他们在没有得李元瑷提拔之前,地位最高的不过是县令,还不足以得知“治江南疏”内容。
      要知道这封“治江南疏”在庙堂上可是镇住了一众大佬,包括李世民、李治这对父子。
      他这“治江南疏”包含了江南未来三百年的经济发展趋势,后世人直接以天下第一治世疏来评价的。
      如果说唯一的缺点,那就是文笔太烂,写的太过直白。
      刘仁轨看着李元瑷“治江南疏”里,对于商业的描绘重视程度,直接汗颜了,忙道:“吴王大才,属下自愧不如。”
      他看完递给了狄知逊。
      狄知逊瞧了也久久不言。
      向来低调的娄师德看了,双眼亦不免震撼。
      至于上官仪跟是瞪圆了眼睛,“治江南疏”里针对江南文化疲敝有着详细的描绘,开办义务教学,鼓励孩童的童生试以及成年人的乡试、州试,写的详详细细,可比他考虑的东西,详细的多。
      卢照邻这一脸崇拜的看着李元瑷。
      李元瑷见状,颇为自得的一笑。
      他心底清楚,自己这五个部下,除了卢照邻,没有一个是真心向着自己的。
      才高之人,必有心高之处。
      他们只是收到了李治的任命,不得不成为自己的部下,为自己尽心竭力,只是将自己视为晋升的踏板。
      这毛病得治。
      自己才是老大,不敬老大,可不行。
      正如李元瑷所想,他们各有心思,但无一例外,莫不是打算借此机会好好表现,然后更上一步。
      可现在见这“治江南疏”,登时老实了,震撼敬慕,难以言喻。

第八章 治江南疏 收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