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章 退兵谏书[1/2页]

建造盛唐 无言不信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唐军所向披靡的势头终于止住了。
      自三月十五日出征起,唐军在短短的一个半月,先后攻取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座城,以摧枯拉朽的气势一举夺回了辽东。
      直至安市城下!
      李治在临朔宫开朝会,商讨着家国大事。
      李元瑷凭着馈运使的身份,也有资格参加。
      听着一桩桩一件件国事机要,在李治、高士廉、刘洎、马周几人的主持下,处理妥当,李元瑷并没有开口发表意见看法,只是闭目养神,神游天外。
      若不是必须参加,李元瑷真懒得来听。
      馈运使的机务已经让他焦头烂额了,哪有闲情管国家大事。
      这会议结束,李元瑷正打算离去。
      李治却派内侍将他叫了住,让他去内堂议事。
      李元瑷无奈,只好跟着来到了临朔宫内堂。
      李治端坐上首,高士廉、刘洎、马周分左右就坐。
      见李元瑷到来,李治指了指一旁特地给他留着的席子,示意他入座。
      凭借王爵身份,李元瑷轻易混到了三人上首,礼貌的与高士廉、刘洎、马周打了个招呼。
      最近在公务上,与三人有不小的往来,相处的都不错。
      高士廉、刘洎、马周也见识到了李元瑷调运粮草数术上的天赋才能,另眼相看,客气回应。
      “这是褚遂良侍郎的上疏,你们且看看,有何异议?”
      李元瑷离李治最近,最先拿到,当先看了起来。
      这是一封劝说李世民适可而止的退兵谏书。
      书中再三强调,收复辽东失地即可,攻入高句丽腹地,完全无意义。
      李元瑷看着文中的引经论典,颇为认同的点了点头,随即交给了身旁的高士廉。
      高士廉看完后一语不发,交给了刘洎。
      刘洎并不细看,只是粗略一观,就给了马周,说道:“褚侍郎真是顽固,即便到了现在还在劝陛下,这是铁了心啊!”
      他语气有些嘲弄。
      刘洎与褚遂良并没有间隙,也不是政见不同,但敌对势头却隐隐展现了。
      魏征已经病故,当今庙堂上房玄龄、长孙无忌是雷打不动的两尊大佬,没有人能够撼动他们的地位。
      而后起之秀分别是岑文本、刘洎、马周、褚遂良这四人。
      其中岑文本地位最高,马周最是得宠,但岑文本、马周属于才智超然,却无野心不喜与人争这一类型的。
      唯独刘洎、褚遂良两人,才智非凡,且有政治野望,有冲劲有干劲。
      房玄龄、长孙无忌这两尊大佬终有病故或者退休的一日,他们都渴望能够成为统御百官的首相。
      唐王朝是多相

第八章 退兵谏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