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二章 废太子[2/2页]

建造盛唐 无言不信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李世民欣慰的点了点头,扶起李治道:“你说的不错,父皇也不信。”
      身为父母,不管孩子犯多大的错,得到的大多都是原谅。
      李世民从来都没想过要李承乾的性命,也不允许他人想。
      他绝口不提,废立之事,让李治回去,准备返回长安。
      皇太子谋反,军方第一人侯君集兵袭圣驾,此事已经成为贞观年间最大的案件。
      李世民一回到长安,立刻就召见了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侍中魏征、特进萧?、兵部尚书李?蕖⒋罄砬渌锓?ぁ⒅惺槭汤舍?谋尽⒂?反蠓蚵碇堋②梢榇蠓蝰宜炝迹???歉涸鸫?碚饽狈窗讣?
      谋反案几乎不需要怎么审问,李承乾早已接受命运,对于各种指控,供认不讳,并且如实交代自己所谋的一切。
      汉王李元昌、齐王李佑、侯君集、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等共谋者,一一说出。
      杜荷、贺兰楚石、纥干承基、张思政等这些人也一应入网。
      大理卿孙伏伽、中书侍郎岑文本、御史大夫马周、谏议大夫褚遂良分别对他们展开了审讯,也问出了李承乾许许多多的恶行。
      其中包括了很早以前的悬案李元瑷湖畔遇刺案……
      整个审讯的流程经过非常迅速,只是半个时辰,李承乾的罪状已经呈现到李世民的御案上了。
      李世民也想不到自己的儿子居然还在背地里还干出这么多劣迹,想将一切过错丢给已死的侯君集都做不到。
      尤其是袭杀李元瑷……
      这从伦理上说,李元瑷是李承乾的叔叔,这侄儿因为一点小事袭杀叔叔,大违伦常。而且李元瑷在此次谋反中,占据了不小比重。从发现到商王阁救驾,可以说是平定谋反案,将事态压制最小的第一人,大功于朝廷。
      而今他成了受害者,这一下反而不好办了。
      文武百官哪个不是人精,不敢直接给出判决,将所有处置权都丢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也很是为难,实在忍不下心来杀了自己的儿子,可是身为皇帝又不能公然带头违反法律规定,尤其是这种谋反大案。踢起了皮球,把这个棘手的问题拿到了朝上,扔给了诸位大臣,问他们应该怎么处理。
      这种情况,连魏征都不敢出头说话了。
      李元瑷只好硬着头皮出班道:“陛下是天子,当为天下表率。太子与您即是臣子亦是亲子,当严惩警示天下但不可伤及性命,如此上不失严君,下不失为慈父。”
      也只有身为“受害者”的他,有资格出来说这话。
      李世民带着几分感激的看着李元瑷一眼,下达了最终判决:“废李承乾太子之位,贬为庶人,流放黔州。”
      下这判决的时候,李世民说话都是颤抖的,对于李承乾他细心栽培耐心教导,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与精力,而今一切成空。
      李承乾的判决已成定局,告一段落,满朝文武或是不敢,或是体谅李世民,无人有反驳之念。
      但庙堂的气氛并没有因此松懈,反而更加凝重。
      废太子之后,那就是立太子了。

第二十二章 废太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