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食仅够温饱,连上缴都不够,哪有多余的去卖啊。
      原以为村长只是跟他们开了个玩笑,没想到村长认真地说:“是啊,看你们一身泥泞就知道进村的时候费了些功夫吧,我们这个村路不好走,所以什么都缺,但唯独不缺粮食。”
      唯独不缺粮食?好大的口气啊。
      未等陈尚远开口问,村长指了指山坡上的一片绿色说:“你们是商人,对粮食了解得不多,可能看出此处稻田和寻常稻田有何不同?”
      这可难住了陈尚远两人,他们对稻田几乎没什么认知,怎能看出不同呢?
      于是只能装作仔细看了下,说:“只觉得这些稻子比寻常的高了些,并无其他不同。”
      村长哈哈笑道:“你们仔细看稻田里面。”
      “里面有什么不同,不就是旱地吗。”
      等一等,旱地?
      陈尚远忽然瞪大了眼睛。
      即便他再怎么不懂农业,但基础常识还是有的。
      水稻水稻,是要种在水田里的。
      可此处的稻田,竟然是旱地?怎么可能!完全不合理啊!
      大梁国旱地占大部分,若是真能将旱地种上水稻,那得产出多少粮食啊?
      此刻陈尚远的心中除了震惊之外,更多的是火热,大梁国年年为粮食的事发愁,归根到底就是因为土地的原因,若那些旱地都能利用起来,他都不敢想会带来怎样的盛世。
      见两人如受到惊吓般,村长哈哈笑道:“外乡人没见过世面啊,可知这里的稻田亩产量有多少吗?”
      这个陈尚远心里还是有些数的,虽为亲眼见过,但平时批阅的奏折里倒是经常看到,一般来说,大梁的稻田亩产量在两石左右,最好的也不会超过三石。
      于是他试探的问:“可有三石?”
      大梁计量单位,一石为五十斤,三石就是一百五十斤了。
      而在这个时代,亩产量能超过一百斤,就算非常好的了。
      村长摸了摸胡子,脸上也露出了一抹自豪,笑道:“你呀,胆子还是小了,再猜。”
      “莫非能达到四石?”
      陈尚远惊呆了。
      亩产四石,意味着这里的粮食产量是其他地方的一倍啊!
      “哈哈,我就不跟你卖关子了。”
      村长伸出两只手,手指头全部张开说:“十石。”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十石可是整整五百斤,比正常粮食产量高五倍?
      绝对是吹牛!
      “村长,做人可不能胡言啊。”王二低声道。
      “嘿,我这么大的年龄骗你们作甚,说有十石绝对有十石,你们不信就算。”
      陈尚远倒是相信村长的话,心中嘀咕着没想到凉州竟然有如此沃土。
      怪不得这么些年凉州发展得这么好呢,原来有这么好的地,能将水稻产量提高好几倍啊!
      在他的认知中,觉得产量好的原因是土地的肥沃。
      怪不得要将粮食卖给县衙呢,这一眼望不到头的水稻,按照亩产十石来算的话,足够养活一个小县城的人了,对一个村子而言,确实太多了。
      站在陈尚远的角度,关心的自然不是卖粮的事,而是土地。
      于是追问:“村长,你们这一片的土地都这么肥沃吗?”
      “肥沃?跟土地有什么关系?”村长反问道。

第十七章 水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