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
让项羽四面楚歌的悲剧结局,在这个时空再次上演!
赵云眉头一皱,“如此行事,似乎道义有亏啊!”
吕布哈哈大笑,说道:“战场之上,道义只是用来加强战斗力的幌子,却不能成为禁锢自己的枷锁。”
“他项羽连自己的主子芈心都能杀,可曾想到过道义两个字?”
“就按照文和说的办,赶紧给项羽回信,就说他的求和书,本王准了!”
………………
项羽一路东去,向着自己的都城——彭城行军,只要回到彭城,他就能稳住军心,为再次成为真正的霸王而积蓄力量。
不过,吕布没有给给他这样的机会。
他并没有如约定的那样返回关中,而是仅仅休整了三天,就沿着项羽东退的路径开始追击。
与此同时,身在赵齐国边界的韩信也早已打败了范增,统领主力大军,从北边渐渐逼近着士气低落的西楚大军。
英布自九江国出兵,联合衡山王吴芮,攻入临江国,将最后一个忠诚于项羽的诸侯王——共敖斩杀。
彭越一看如此形势,也开始魏梁之地起兵,劫掠了项羽大批的粮仓。
和真正历史上的发展极为类似,项羽的羽翼终于已被完全剪除,行军到达一个叫垓下的地方。
在这里,经过了九场寡不敌众的反抗,西楚军已经走到了尽头。
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夜,沉重的铠甲被夜的凉气侵袭,铠甲内的布衣中,满是汗与血的混合。
灯火如豆,在忽明忽暗中,项羽看见身边的爱姬满面的泪痕。
可惜,这个人并不是虞姬。
从赵国逃奔回来的亚父范增,伤痕累累的季布,这就是项羽身边最后的文武二臣了。
“亚父,你说,本王做错了什么?”
范增咬牙切齿的说道:“都是那吕布无耻,竟然撕毁合约,追击大王!”
项羽长叹一声,“兵者,诡道也!”
“在这个乱世,承诺又算得了什么呢?如果是我,有机会一统天下,我也不会被一张纸给拴住的!”
项羽再次环顾四周,到处是残破的战甲、死亡的战马和堆叠的尸体。
但不远处,还有数百名面目熟悉的骑士,身边还有跟随自己多年的宝马乌骓。
四面八方,同时传来悠扬的楚歌。
“连我大楚之人,也都投降了吕布?”
秦、楚乃是世仇,范增曾经说过,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可在历史的大潮之中,国仇家恨都算不了什么。
大秦的生命虽然短暂,但这个王朝却在人们的心中根植了一个理念,并且逐渐生根发芽。
那就是,这片华夏大地,四海之内,皆是同根同源之人,应该统一!
如果再像以前那样,裂土封疆,诸侯林立,那么战乱,就绝没有彻底停止的一天。
在这种理念之下,不过是秦国人,还是楚国人、赵国人、魏国人、燕国人……
他们都在寻找着那个最强的强者,那个能够将所有逐鹿的对手全部清空,完成一统大业的伟人。
而在战争中战无不胜,却缺乏政治头脑和战略眼光的西楚霸王项羽,并不是最佳的选择!
或许,真正的原因是他太年轻了。
巨鹿一战成名,项羽成为令天下闻风丧胆的西楚霸王时,他才二十五岁!
一切太过顺利,没有机会经历时光的打磨和岁月的沉淀,项羽是绝无可能斗得过城府深重的刘邦的。
何况,这个活了两世、身边还有很多能臣良将的吕布呢?
“天要亡我,非我之罪也!”
项羽持戟指天,发出振聋发聩的一吼。
第69章 四面楚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