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此刻,北方的韩信则是焦头烂额!
      离开刘邦之后,韩信一路向北,所向披靡。
      韩信从关中撤退之后,首先选择渡过黄河,先把魏国的地盘抢过来。
      从这里开始,兵仙的表演就开始了!
      黄河上中游的一段成“几”字型,几字的内部就是关中,东侧就是魏国。
      秦魏两国,隔着黄河相望。
      要想从关中渡河到达魏国,最常规的路线,是从一个叫临晋的渡口过河,再开始进攻。
      临津渡的对面,是魏国的蒲坂渡。
      韩信气势汹汹的来到了临晋,开始在这里打造船只、训练兵士,把气势造的很足,一副马上就要渡河的样子。
      而魏王魏豹一看自然也不含糊,赶紧在蒲坂渡布下了天罗地网。
      等韩信渡河时,给他来个半渡而击,看他怎么办?
      魏豹得意洋洋,心道:“韩信这小子只是项王手下的执戟,哪能当什么大将军啊!”
      可是,就在韩信大搞渡河总动员、大造伐魏船只的时候,他的主力部队却悄悄绕到了在临晋东北、黄河上游百余里的地方。
      夏阳。
      如此风骚的走位!
      但骗到魏豹的关键,还在于临晋渡的疑兵,而疑兵的关键,在于船。
      要想渡过黄河,必须要有船,这一点傻子都知道。
      隔着河面,魏豹或许看不到对面的韩信有多少士兵,但河面上有多少船则一目了然。
      韩信,就故意把所有的船都留在了临晋。
      这让魏豹有了足够的自信,“就算你想声东击西,我不信你还有更多的船?!”
      这就是魏豹思路的局限之处了,谁又说没有船就不能过河呢?
      在一些河面较窄、河流不湍急的地方,用木头临时扎一些筏子(木罂?)出来,照样能过河。
      夏阳,就是这样一个渡口。
      就这样,韩信神不知鬼不觉地从夏阳渡过黄河,趁着魏豹尚未反应过来,火速拿下了魏国的军事重镇安邑。
      如果在魏国的都城平阳和魏豹布兵的蒲坂之间画条直线的话,安邑大约就在这条线的中点。
      出来打个仗,家却回不去了……
      魏人军心涣散,魏豹只好带领军队心急火燎的往回赶,却正好再次落入韩信精心布置的防线之中。
      魏军在惊慌失措中遭遇惨败,魏王豹也被韩信俘虏。
      魏豹所做的每一个动作,都在韩信的预料之中,而韩信的每一步棋,却都在对手的想象之外。
      不是一个段位的,真没有办法!
      这就是韩信的声东击西之策,堪称完美。
      但,这是一个开始。
      拿下魏国之后,韩信开始一路向东平推,一个月后,他又拿下了代国。
      韩信的下一个目标,是赵国。
      在这里,兵仙完成了他战争生涯上的一次顶级操作——背水一战!
      背水一战,就发生在太行山脉中被称为“天下九塞”之一的井陉关。
      太行山是中国大地上非常显眼的一道山脉,它由北向南迤逦而来,层峦叠嶂,横亘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
      这本是一道不可逾越的自然屏障。
      不过,有很多自西向东的河流穿过,从而形成了贯通太行

第61章 兵仙的表演[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