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就连暗卫的商船,也遭遇过海盗的袭击。
      不过,暗卫的人员和装备都不是普通商船能相比的。
      首先就是船,用的是大明水师退下来的,船上也装备了水师装备的火炮,船员也是经过训练的。
      论战斗力,执行力,那不是海盗能相比的。
      前往欧/洲的航线上,大部分海盗都知道,有一支船队很强大。
      没有足够的实力之前,没人愿意去招惹。
      这是除却大明官方水师之外,民间最为强大的船队。
      也因此,有不少海商与暗卫的船队结伴一起出海。
      能做海商的,基本上都是背后有人,从暗卫的船队的装备等方面,海商们大概猜到这只船队的背后站着一位大人物。
      不然也搞不来这些东西。
      就这样在双方多次合作之下,由杨轩授意,暗卫与这些大海商们组成了一个海商商会。
      守望相助,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
      而暗卫也趁此机会渗透这些大海商。
      掌握了不少秘密。
      比如以前的一些悬案了的。
      可以这么说,有些人,只要利益足够大,真的是什么都敢做。
      哪怕是皇权也不怕!
      对于其中一些无恶不作,损害大明利益的人,暗卫也施行了暗杀。
      然后,暗卫在这个海商商会中的话语权,进一步增大。
      当然,因为这个商会牵扯到了各方面的利益,暗卫也不可能搞一言堂。
      不然齐齐发难的话,在规则之内,杨轩也不好帮忙。
      但若是掀桌子的话,杨轩就只有一句话:我无敌,你们随意。
      这个商会,每年都能从海外掠夺数量不菲的财富,贡献给朝廷的关税,每年都有数百万两。
      毕竟关税的比例是真的高。
      也正是因为这个商会能带来庞大的利益,所以从宣德初期到现在,短时间之内,就成为了盘踞在东南沿海的一个庞然大物。
      各方利益集团,也在有意无意之中维护着。
      大量的白银流入大明,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大明白银储量不足的问题,而今民间黄金与白银的比例已经从洪武朝的一比六变成了一比七、一比八(地域等原因)。
      相信随着白银的继续流入,这个比例迟早会变成一比九、一比十。
      而市面上的白银数量增多所带来的影响就是物价上涨,白银的购买力下降。
      比如洪武朝一石粮食(稻米、小麦)是一两银子,现在可能就是二两,或者三两。
      这一点在经济繁华的地区体现的尤为明显。
      当然,这种现象并非不好。
      因为这意味着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好了。
      想想后世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物价上涨了多少倍?百姓的生活也确实变好了。
      经济增长,国家的财政收入也相应的增多。
      有了更多的钱,就能办更多的事。
      就比如杨轩又拨了一笔钱,收养弃婴。
      而收养下来的弃婴,在长个两三年之后,就可以帮忙找人家托付,不管是当丫鬟,还是当童养媳,总归是一条活路。
      还能节省一下开支。
      因为杨轩的目的是在能力之内救更多的弃婴。
      也不要觉得这对弃婴不公平,时代如此,能活下来就不错了。
      当然,这与最开始的计划并不冲突,只是多了一个选择而已。
      至于最后会不会演变成为人口买卖,这一点他不敢保证。
      但他可以保证的是,这种行为他不会容忍,姑息。
      一旦发现,定斩不饶。
      民生经济方面暂时就这些,政/治不谈。
      军事方面,瓦剌这两年很老实,没有挑衅大明,也没有发生摩擦。
      不过,瓦剌想要统一草原的野心依然在。
      和鞑靼残部发生了十数次的战斗。
      但由于有杨轩这个搅屎棍在,鞑靼残部每次都能逃脱,偶尔还能让瓦剌吃点亏。
      可把脱欢气的不轻。
      西北地区,由关西七卫(安定卫、阿端卫、曲先卫、罕东卫、沙州卫、赤斤蒙古卫、哈密卫)镇守,在瓦剌不敢对大明挑衅的情况下,整体稳定,但局部地区会有摩擦。
      ……喜欢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请大家收藏:

第46章 大明的发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