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既然诸位都没有想好,那杨某就先说说自己的愚见。”
      在登基大典宴席上的时候,内阁和杨轩的关系就已经缓和,并初步达成了共识。
      “杨阁老在朝多年,若所说为愚见的话,那让在场的诸位还怎么开口?”杨轩笑着打趣了一句。
      “还请杨阁老大胆的说。”
      闻言,杨士奇笑笑,开口说道:“先帝刚刚驾崩,陛下又年幼,依杨某之见,现在最重要的是让朝局稳定。”
      “不宜大动干戈。”
      “先帝在世时曾下令让各省调兵整训,并筹集辎重粮草……”
      以杨士奇的智慧,自然是看出了朱瞻基准备打仗。
      现在提出这个,自然是想让各省的军队回归原驻地。
      听完杨士奇的话,杨轩并没有发表意见,而是看向了一旁的张辅:“英国公,杨阁老的话,你怎么看?”
      闻言,张辅想了想,道:“既然军队已经调集了,那干脆就来一场大的整训。”
      “去年随先帝北巡,与瓦剌交战,明显能感觉到我大明的军队这些年太过安稳,而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以至于战力有所下滑。”
      “若军队孱弱,如何能保证大明的安危。”
      “居安要思危!”
      杨轩轻轻点头,同样没有发表意见。
      接着又看向其他人,让他们继续说。
      督察院,六部依次发言。
      在大家都投入的情况下,时间过得很快。
      已经有人来提醒他们宫门开了,到上朝的时间了。
      走出小房间,天微微放亮。
      众官员陆续通过宫门入内。
      大朝会是在奉天殿前的广场上进行的,毕竟京师的官员基本上都来了,奉天殿内是平时举行朝会的地方。
      在道路两旁,还有官员一手拿小本本,一手拿笔,记录其他官员有没有失礼的地方。
      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他们属于是官小权力大。
      当百官来到各自的位置上站好的时候,天色又亮了不少。
      百官等待的时间并不长,就听到一道尖锐的嗓音响起:
      “陛下驾到!”
      “太皇太后驾到!”
      “太后娘娘驾到!”
      百官跪地准备叩拜。
      只有杨轩躬身行揖礼,着实是显眼。
      不过并没有人去说杨轩的不是,这是人家的特权。
      作为资历最高,辈分最高的人,杨轩就是有这个资格。
      别人羡慕不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皇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百官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众爱卿平身!”朱祁镇发出声音,他已经坐在了龙椅上,张太皇太后和胡太后就在他旁边的椅子上坐着。
      这段时间以来,这几个字他已经说熟练了。
      “谢陛下!”
      百官陆续起身。
      朱祁镇没有再说话,而是看向了一旁的娘亲和皇奶奶。
      小家伙知道自己现在什么也做不了,只是一个吉祥物,所以将朝会的主持权交给了皇奶奶和娘亲。
      张太皇太后也不怯场,看向百官开口道:“先帝在世时曾留有遗诏,现在宣读遗诏!”
      话音落下,就见到张太皇太后从袖口之中取出了一道旨意。
      朱祁镇身旁的太监弯着腰,上前双手将遗旨接过。
      随后,其面向百官,又向前走了几步。
      挺起胸膛,看着下方的百官,心中忽然升起一股豪气。
      不过他时刻记得自己现在该做什么。
      只见他打开遗诏,准备宣读。
      下方的百官则目不转睛的看着对方,他们都想知道先帝遗诏的内容是什么。
      先帝驾崩之前,仅召见了几个人,其他的官员,什么都没有交代。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杨士奇入朝数十年,兢兢业业,功劳赫赫……着,加封太子少师;
      杨荣……加封太子少傅;
      杨溥……加封太子少保;
      张辅……加封太师。
      望尔等用心辅佐新帝,勿辜负朕。
      钦此!”
      “臣等领旨。”杨士奇、张辅几人出班,伏地叩首。
      这份遗诏确定了几人的地位,对他们辅佐新帝有很大的好处。
      将旨意交给几人之后,张太皇太后又开口了:
      “哀家这里还有一份先帝的遗诏,宣旨吧!”
      言罢,就见到张太皇太后又从另一个袖口之中掏出了一封旨意。
      刚刚宣旨的太监再次躬身接过,站回宣旨的位置,缓缓打开遗诏。
      刚看到内容的第一眼,他整个人就愣住了。
      而这,也被所有人注意到了。
      不用想,肯定是这份遗诏的内容极其丰富,让人预料不到。
      一时之间,下面的很多官员都开始猜测起这份遗诏的内容来。
      “王振!”一道不悦的声音响起,宣旨的太监身子顿时一颤。
      背后开始浮现冷汗。
      完了完了!
      现在可是大朝会啊,当着文武百官还有太皇太后以及皇太后和陛下的面,他竟然开小差了。

第2章 镇国公(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