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现在的大明很富裕,综合国力强大,百姓的生活也好转了不少。
      三大新粮食的种植,让北方做到了自产自足,没有了以前对南方的那么依赖。
      人口的增长速度也加快了,这一切都堪称盛世之景。
      不过也不是没有问题,但这也是正常的。
      另外,关外的兀良哈部大部已经被迁入了关内,成不了气候。
      辽东一片安定。
      剩下的兀良哈部众也正在开始朝着农耕文化转变。
      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时间来慢慢转变。
      冬。
      京师已经开始下第二场雪了,百官也在忙年终之事,打算过一个好年。
      去年乱七八糟的事,让大家都没有过好年,今年没人想生事了。
      就算有人想,同僚也不愿意啊。
      金陵,长平侯府还是那样热闹。
      有小老二和吕文在,侯府就不可能清静下来。
      不过热闹一点也是不错的。
      杨轩去祠堂待了一会儿,陪着故人说了会儿话,出来的时候,天色也不早了。
      一个月前,蓝春走了,杨轩当治丧大臣,送了他最后一程。
      又一个熟人走了,还是自己的晚辈,杨轩调整了好几天才恢复过来。
      转眼,宣德九年就结束了。
      现在已经是宣德十年了。
      从洪武五年到宣德十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
      想想,时间过得还真快。
      京师。
      朱瞻基病了。
      经御医诊治,朱瞻基是因为去年与瓦剌一战伤了元气,导致邪气入体。
      虽然表面上恢复了,但由于朱瞻基回来后就没有好好休息过。
      每天处理国事都要到深夜。
      身体不堪重负,邪气爆发。
      现在,朱瞻基病重,太子病逝之后又没有重立太子,朝廷上下连个主心骨都没。
      好在,襄王朱瞻墡年前来看望张太后,还没有离开。
      作为朱瞻基的同胞弟弟,朱瞻基命他监国理政。
      加上内阁的辅佐,朝政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
      乾清宫。
      朱瞻基看着面前的两个儿子,目光在小儿子朱祁钰身上停留了一会儿后,又转向了二儿子朱祁镇。
      他的眼神有些复杂。
      因为生母他不怎么喜欢这个儿子,但这个儿子的表现却比小儿子强。
      ……喜欢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请大家收藏:

第89章 宣德十年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