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给了一些赏赐。
      这并不影响草原的局势。
      脱欢还想说什么,但看到朱瞻基右下方悠闲而坐的杨轩后,便将想说的话,又咽了下去。
      他的本意就是有枣没枣打两杆子,有收获更好,没有也没什么。
      反正他有自信,用不了几年,他就能将阿鲁台给灭了。
      人口,资源等,他比阿鲁台都要多。
      只不过因为阿鲁台太滑溜了,抓不到。
      脱欢谢过朱瞻基,然后又邀请其前往瓦剌做客。
      这个面子,朱瞻基给了。
      三天后,朱瞻基带着杨轩来到了瓦剌大营,两万明军驻扎在了瓦剌大营十里之外。
      一旦出现什么问题,便能以最快的速度赶来。
      在瓦剌大营,朱瞻基受到了最热烈的欢迎。
      脱欢带着瓦剌部众叩拜朱瞻基,以表臣服之意。
      朱瞻基很开心,大手一挥,又赏赐了瓦剌不少东西,杨轩都没来得及阻止。
      特娘的,这小子是不是飘了……杨轩心里骂骂咧咧。
      不过当众之下,他也不可能去损害朱瞻基的面子。
      只能在暗地里谋划一下。
      只要这批物资最后没到瓦剌就可以了。
      在瓦剌部待了几天,还是没有什么事情发生。
      朱瞻基,还有跟随而来的一些将领都有些遗憾。
      心里大骂阿鲁台太怂了。
      这次只来了两万明军,跑什么啊!
      干一仗啊!
      ……
      朱瞻基开始返程了。
      此次出来的时间也不短了,震慑草原各部的目的已经达到。
      按照规划,回去的路上,朱瞻基还要去各边关重镇看一看的。
      朱高炽登基后,对边防问题进行过调整,但是他在位的时间太短了,他颁布的边防政策有没有落到实处,不亲眼看看,杨轩和朱瞻基都不放心。
      就这样,杨轩、朱瞻基他们一路上走走停停。
      了解到了很多,也解决了很多问题。
      当然,也砍了一些人。
      边防问题,他还是按照自己老爹当初定下的,以防守为主。
      不过在一些细节上,他和杨轩商议了一番,进行了一些调整。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因为,有些问题在京师是看不到的。
      所以朱高炽当初的政策,还是有疏漏之处的。
      杨轩和朱瞻基此行,也有查缺补漏的目的在。
      九月中,众人终于回到了京师。
      朱瞻基给随行的将领和文官放了几天假。
      但他自己却没有假期。
      拉着杨轩又一头扎进了御书房中。
      “此次北巡算是圆满完成,草原各部不敢进犯大明,边关一众将士的军心也收了回来。”
      “军心稳固,边防无恙。”
      朱瞻基笑着说道。
      边关重镇,比如说大同、开平等,他或杀,或贬,或调,又或明升暗降,用各种手段,腾出了一些位置。
      然后提拔了一批只忠于自己的年轻将领。
      所以朱瞻基才有自信说边防无恙。
      这样一来,他就能专注于内部,发展大明了。
      “现在兵权在手,文官也翻不起花浪。”
      “你是不是该考虑考虑后代问题了。”
      “你现在可不小了!”
      杨轩没有去打击朱瞻基,而是说出一个现实问题。
      此话一出,朱瞻基的脸色也垮了下来。
      这是他不想要儿子嘛?
      实在是生不出来啊!
      有女儿,说明他那方面没有问题。
      可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他私下里召见过太医,却也找不出来。
      “师叔祖,你就别催了,我也着急啊!”
      朱瞻基垮着脸道。
      “此次出去了半年,我知道你憋得不行了,接下来一个月时间,你就住在皇后那儿!”
      ……喜欢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请大家收藏:

第26章 北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