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1章 徐妙锦离家出走;科举风波[2/2页]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两广总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手回应。
      御阶上方的老朱看着两人,眸子深处闪过一抹杀意。
      “你们两个,一个是恩科总监,一个是大试主考。”
      “你们两个,有没有徇私舞弊啊?”
      “禀陛下,我们绝无徇私舞弊,此次恩科,只以文章取士。”
      “阅卷官根本看不到考生的年龄、出身、籍贯等。”
      “臣叩请陛下指派重臣严查,如查出任何舞弊事端。”
      “臣立刻自刎谢罪。”
      白信蹈信誓旦旦地说道,随即叩首。
      “臣刘三吾,也绝无舞弊行为。”
      “并且愿意以自个儿的脑袋为各考官担保,考官既有舞弊行为。”
      “臣也愿意自刎谢罪!”
      刘三吾说完,也叩首。
      老朱没有搭理他们,而是说道:
      “祸事已经出来了,眼下的当务之急。”
      “就是朝廷如何善后。”
      “禀陛下,臣进宫时,在路上看见许多学子已经群聚酒馆、茶馆、客栈。”
      “正在那里蜚短流长。”
      “非议恩科取士不公。”
      “为维护朝廷尊严。”
      “臣建议立刻将他们逮捕关押,以免事态扩大。”
      这时,老朱的侍读张信站出来说道。
      “陛下,臣认为万万不可。”吏部尚书见此赶紧站出来。
      “朝廷取士,乃是施恩于天下学子。”
      “若是激起血案,那有损朝廷的尊严呐!”
      “臣建议,迅速派人进行抚慰。”
      “并将他们封闭在客栈中,暂不准其归乡。”
      “也不使之与百姓接触,以免谬言误传呐!”
      见此,张信又赶紧道:
      “禀陛下,此次大试,全国举人共数百人,皆为各省才俊。”
      “为何偏是这五十一人入仕,而不是另外的五十一人?”
      “为何入仕者又全都是江南学子?”
      “臣万不敢相信这事是偶然。”
      “臣以为,这其中,定有弊端。”
      “请陛下明察!”
      张信拱手拜道。
      随后,六部官员,督察院、翰林院等一众官员分别对两种观点进行支持。
      甚至有人提议将考卷公布出去,让学子们自行评判。
      可这个提议很快就被反驳,因为科举乃是朝廷专权,岂可交给学子们。
      更何况,君子自重,文人相轻,谁会承认自己不如别人。
      而且落榜的学子们现在已是满腹冤屈,又怎么可能客观评判。
      于是奉天殿中,吵声一片。
      老朱听得脸色发黑。
      沉声喝止:“够了!”
      瞬间,百官纷纷闭口。
      “吵得好啊你们!”
      “怎么着?”
      “想把奉天殿掀翻了是不是?”
      “咱算是想明白了。”
      “取士风波,不光要明断,而且还要速决。”
      “因为那些学子们,正在外面蜚短流长。”
      “百姓们也都翘首观望着呢!”
      说到此处,老朱顿了顿。
      双手背负身后,随后继续道:
      “六部三院的大臣们今儿都在这儿。”
      “你们可都是读书人的尖子啊!”
      “这些考卷是不可以给那些学子们看,但是你们可以看。”
      “听旨!”
      “这些考卷依然要遮住姓名、年龄,还有籍贯。”
      “全都给咱拿到奉天殿来!”
      “你们全都轮流阅看。”
      “看不完,谁都不许下朝,咱给你们备饭!”
      “遵旨!”
      “看完之后,你们给咱一个读后感。”
      “咱倒要看看。”
      “你们所选的上乘卷子,到底是哪些个。”
      “这样,大致可以判断出,取士是否公道!”
      “陛下圣明!”
      随后,老朱又命张信等十二人成立“调查小组”,从落第试卷中每人选出十卷,增录北方学子入仕。
      至于刘三吾等人,先关押在刑部大牢。
      安排好这些,老朱直接便转身离开,前往了偏殿等待。
      对了,他还将杨轩也带走了。
      ……喜欢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请大家收藏:

第121章 徐妙锦离家出走;科举风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