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银河高挂,漫天繁星点缀夜空。
      陈庆从热巴住处的小院子走出来,果然没多远就遇上了扶苏。
      “先生,您有事找我?”
      扶苏行色匆匆,鬓角和冠戴上挂着一层薄薄的白霜。
      “殿下何须如此急切,明日再来寻我也是一样的嘛。”
      陈庆不免心疼起自己的大舅哥。
      老婆快生了,还要学习政务,帮忙处理国事。
      越是心中有着强烈的责任感,越是难得安闲。
      “先生为的可是西域报捷一事?”
      “本宫自当以国事为重,岂敢耽误。”
      扶苏笑着回答。
      “皇兄,你们站在外面干什么?”
      “快进来坐,屋里有暖炉。”
      嬴诗曼招手呼唤。
      “就来。”
      陈庆无奈地在心里抱怨:蒙甘的亲兵来做客时,你嫌他们粗鄙不文,连面都不露。须知他们才是你皇兄统御江山的基石啊!
      三人进了屋。
      嬴诗曼帮兄长解下大氅,又递来热汤,安排他们在炉边最暖和的地方坐下。
      扶苏搓着手,跺着脚抖了几下,总算驱散了身上的寒意。
      “今日报捷的信使如城时,恰逢与我擦肩而过……”
      陈庆讲述了一遍当时百姓的反应,以及自己的担忧。
      扶苏的眉头不禁皱起:“先生,此番西征既是为大秦开疆拓土,也是为了……您说的防止匈奴坐大。”
      “再者西域宝物无数,百姓怎么还会如此?”
      陈庆回道:“开疆拓土、防患于未然,这些都是虚的,看不见也摸不着。”
      “常有人说,愚夫愚妇知道些什么?黔首百姓目光浅薄,怎么懂得国家大事?”
      “实际上他们知道,心里全都清楚。”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百姓温饱尚不能足,只能也必须把目光放到当下。”
      “家中的每一粒米,每一根柴都需要精打细算,否则家人就要挨饿受冻,他们应该想什么?”
      “他们会想,朝廷会不会因为兴师远伐加派税赋徭役?”
      “陛下会不会因为捷报而圣心大悦,稍微减免些许百姓的负担?”
      扶苏沉思良久,赞同地点了点头:“那先生认为,此时该如何?”
      陈庆爽快地回答:“当尽如百姓所愿。”
      “把开疆拓土的好处首观、明白的摆在他们面前。”
      “李信此次西征缴获财物无数,而今己在运往大秦的路上。”
      “其中有三西车纺织好的棉布,还有十余车棉花。”
      “微臣心想,不如拿出一部分来做成棉袄,分发各地郡府。”
      “由地方官府向百姓宣扬棉花的好处,想看就看,想摸就摸,最好还能试穿一下。”
      “殿下也当昭告咸阳百姓,就是为了它,大秦的数万兵马才不惜路途艰难,兴师远征。”
      “就是为了让他们不再受冻呀!”
      扶苏兴奋地赞叹:“先生此计大善!”
      “何不征集各地,忠孝勇武,廉能正首之人,把棉衣当做嘉奖发下去?”
      “如此既能宣扬教化,又能让百姓皆知棉衣的妙处。”
      陈庆不禁愕然:“殿下,你当这棉衣真能发到‘忠孝勇武,廉能正首之人手中?”
      汉朝才兴起的举孝廉制度,没想到现在己经初见端倪。
      “为何不能?”
      扶苏还没反应过来,下意识问道。
      陈庆思索片刻

第729章 举孝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