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或者是寻找着有没有值得开发的商机,为壮大集体经济寻找根源。
而周里军,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沂水人,沂水的一草一木他都心中有数,山上那片古茶树林他肯定早就有所耳闻,然而,他对古茶树林仅仅是耳闻而已,他并不想去看看古茶树林长什么样,有没有开发利用的价值,这就是格局不同,两人同为沂水党政主管,但两人的执政理念则完全不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难怪他周里军一心想当这个县委书记,可就是当不上,这也许就是人心和天道吧。
下午王伟江感觉没什么事情,到办公室后他就对夏子伟说,“叫李健备车,下午我们到下边转转。”
人们常说新官上任三把火,王伟江作为刚刚走马上任的县委书记心中有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他迫切地想要做出一番成绩来!然而,摆在他面前的任务却如同一座座高山等待着他去征服:要了解全县各个乡镇的发展情况、解决老百姓关心的实际问题、推动经济增长……千头万绪,让人应接不暇。
面对如此繁重的工作压力,这位年轻有为的县委书记深知自己不能有丝毫懈怠。于是,他决定亲自深入基层一线,用双脚丈量这片土地。但由于日常事务繁忙,他只能像挤海绵里的水一样,从紧张的日程中挤出宝贵的时间,马不停蹄地下乡走访调研。
每到一个乡镇,他都仔细聆听当地干部群众的心声和诉求;认真查看各项民生工程的进展与成效;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特色的发展道路……就这样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虽然辛苦劳累,但他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与专注度,因为他知道只有真正了解基层实际情况,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政策措施引领全县人民共同迈向美好未来!
汽车在乡村道路上飞驰,王伟江今天下午准备到西南片几个乡镇转转。“王书记,先到哪个乡?”正在开车的李健问。
“最远的陈庙乡。”
陈庙乡位于沂水县的边陲之地,与县城相隔六十余公里,堪称该县各乡镇之最。其地理位置独特,处于全县版图的西南角,宛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于此。
不仅如此,陈庙乡还以庞大的人口数量而闻名。据统计,该乡人丁兴旺,全乡总人口竟然多达六万之众!这一数字令人咋舌,也使得这个原本偏远的小乡变得热闹非凡、充满生机。在这里,人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共同创造着属于他们的美好生活。
“夏子伟,以前来过陈庙乡吗?”王伟江突然问。
“来过,那还是上大学时放暑假回来和几个同学来过一次。”
“该乡有什么特色嘛。”
这里最为独特之处便是那高耸入云、绵延不绝的千仞山脉之上,一望无垠的茫茫竹海。那场面简直令人叹为观止!想当初,我们一行数位同窗好友结伴而来,正是冲着这片壮阔无比的竹海而去。听闻在千仞山巅处,曾有一座古老庙宇藏匿其间,当地人皆称之为"陈庙"。相传,这陈庙乡之名便源自于此。只可惜,如今这传说中的古庙已然消失无踪,徒留后人唏嘘感慨罢了。
“去千仞山的道路还记得吗?″
“记得,有条土路能到山脚下,那片茫茫竹海也在那。”夏子伟道。
“你带路,先去看看竹海。”王伟江说。
“要不要通知乡里,叫他们也过来。”夏子伟问。
“不用,他们都有事,不要打搅他们。”
车子在公路上疾驰了将近
40
分钟后,终于缓缓停下。透过车窗望去,千仞山那雄伟壮观的轮廓已然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这座山果然名不虚传!只见无数座山峰如同被利斧劈开一般陡峭险峻,笔直地冲向云霄,仿佛要将天空撕裂开来。这些山峰高耸入云,巍峨挺立,给人一种无法撼动的震撼感。
在一个岔路头前,夏子伟叫车拐下一条土路上,沿着土路直奔山脚下驰去。
站在山脚下仰望,千仞山宛如一座巨大的屏障,挡住了人们的视线。山间云雾缭绕,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阳光洒在山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使得整个山体显得更加神秘而庄严。
眼前的美景令人陶醉,也让人心生敬畏之情。面对如此壮丽的景象,人们不禁会想:究竟是怎样的力量才能造就这样一座惊世骇俗的奇山呢?或许只有大自然本身才知道答案吧……
山脚下便是那片广袤无垠、一望无际的竹海。这些竹子宛如绿色海洋一般,波涛汹涌地顺着山坡蔓延而下,又如蜿蜒巨龙般沿着山脉起伏而生。每一根竹子都挺拔修长,翠绿欲滴,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生命力。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给整个竹林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氛围。微风拂过,竹梢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犹如天籁之音,令人陶醉其中。这里远离喧嚣尘世,只有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环境相伴,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走进这片竹海,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一切烦恼都能抛诸脑后。
第159章 苍山翠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