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承乾见状,走上前来,微笑着说道:“哎呀,你们看看,弘裕这孩子真是越长越像我了!”
      武曌白了他一眼,假装生气地别过头去,不理会他,心中却暗暗觉得甜蜜。
      白雁则是掩嘴轻笑,眼中满是温暖。
      沐婉晴抱着璟萱,轻轻摇晃着,温柔地说:“璟萱啊,你看看弟弟们,他们多可爱啊。”
      “以后你们要好好相处,互相帮助哦。”
      璟萱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伸出小手去摸弘裕的脸颊,逗得弘裕咯咯直笑。
      月玲珑则是拉着璟蓉的小手,教她认字。
      “这个是‘人,这个是‘大,璟蓉真聪明,一学就会了。”
      璟蓉得意地笑,眼睛里满是求知。
      就在此时。
      一名小太监匆匆赶来,气喘吁吁地禀报:“殿下,工部风物吏杨信,在山东治河已经结束,现已回朝!”
      李承乾闻言大喜,连忙道:“快宣他入宫!”
      “传召百官上朝!”
      “是,殿下!”
      小太监恭敬应答一声,匆匆领命而去。
      ……
      是时!
      阳光照耀在紫宸殿的金碧辉煌的屋顶上,熠熠生辉。
      百官们闻讯,早早地来到殿前,肃然而立,等待着今日的朝会。
      太子李承乾端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庄严,目光如炬,尽显皇家威仪。
      随着一阵脚步声,杨信缓步走入大殿,他身穿吏袍,神采奕奕。
      然后深吸一口气,恭敬地向李承乾行礼,朗声奏道:“臣杨信,奉旨治理山东齐州、登州、青州等地河渠,今特来向殿下奏禀治河情况。”
      李承乾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
      杨信躬身施礼,而后娓娓奏道:
      “臣初至山东,即率众勘察河道。”
      “彼时,臣等跋山涉水,不辞劳苦,实地丈量,细绘河图。”
      “每一处河道走向,每一道水流缓急,臣皆亲自过目,确保无遗漏之处。”
      言及疏浚工程,杨信神色凝重,续道:“疏浚之道,首在调动民力。”
      “臣深知此理,故与当地百姓同心协力,以工代赈,合理分工。”
      “众人挥汗如雨,共克时艰,方使工程得以顺利推进。”
      之后,杨信脸上露出欣慰之色,奏道:“经臣等治理,河道已然疏通。”
      “如今,水流顺畅,波光粼粼,两岸农田尽得灌溉之利。”
      “百姓欢呼雀跃,感激涕零,皆言治河之功,实乃利国利民之举!”
      杨信继而奏道:“除此之外,登州尚有险滩一处,昔日水流湍急,船只难以通行。”
      “经臣等悉心治理,该险滩已化险为夷,航运得以畅通无阻。”
      “此后,商旅往来,再无翻船之虞!”
      奏毕,杨信再次躬身施礼,静待太子批示。
      李承乾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点头称赞。
      他对杨信的治河成果感到大为满意,心中暗赞不已,这杨信,确实是个能臣干将。
      当杨信奏完最后一个字时,李承乾忍不住拍手叫好,大声赞叹道:“杨信啊杨信,你真是本宫的得力帮手!”
      “这次治河工程,你功不可没!”
  &n

第464章 青史留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