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那就是,爷爷曾经告诉她说,温氏集团发展到了今天,绝对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
      因为温氏集团创立最初,是属于他跟另外一位兄弟的。
      爷爷那位兄弟能力强,并且,投资了不少的钱,和爷爷一路风风雨雨,两个人无数次度过危机。
      爷爷说,如果没有那个人,就没有温氏集团的今天。
      可是那人却在中途离开了。
      并不是说他放弃了温氏,而是一场意外,他为了救爷爷,走了。
      爷爷为此难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那人无亲无故的,没有结过婚,父母早年都去世了。
      可以说,他唯一的亲人,就是爷爷。
      爷爷强忍着悲伤为那人举行了葬礼,然后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让那位兄弟在天之灵,看到温氏发展壮大的样子。
      如此的兄弟情义,温婉都感动了。
      就不用说爷爷了。
      所以爷爷一直觉得,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尚且能够如此,那温家那些后代呢?
      他太过于相信情义两个字了。
      除此之外,爷爷在创业初期的时候,也曾经被骗过。
      说是创业初期,其实那时候他已经赚到了好几桶金,可以说,正是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一次采购原材料时,他竟然被诈骗得近乎倾家荡产。
      之所以说是“近乎”,是因为其中还包括了他向银行申请的贷款。
      毫不夸张地说,这对他来说简直就是毁灭性的打击。倘若这笔钱无法追回,那么他不仅会面临破产,还将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
      爷爷四处奔走了数日,当他已不抱任何希望、感到绝望至极之时,幸运之神再次降临。
      这次,他又遇到了一位贵人。
      这位贵人与他毫无血缘关系,但却亲自出手相助,帮他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问题。
      毫不夸张地说,这位贵人犹如爷爷的再生父母。
      正是因为经历了这两件事,尽管爷爷一路走来历经无数欺诈,但他从未心生怨恨,也未将这些不快放在心上。
      相反,他坚信世上还是善良之人居多。
      因此,在他取得成功之后,一直致力于回报社会,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们。
      他做过很多公益事业,只是没有大张旗鼓地宣传而已。爷爷不喜欢张扬,更喜欢低调行事,对于陌生人都能如此慷慨相助,更何况是他所谓的亲人呢?
      他更愿意伸出援手,帮助他们摆脱困境。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整个温家都是在爷爷的带领和扶持下,才过上了如今的好日子。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他们并不知足,总是渴望更多。
      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温婉其实心里很清楚,爷爷在年老之前,实际上早已洞察了某些人的真实意图,他怎么会看不明白呢?
      然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不愿接受这个事实,反而试图去改变这些人。
      不然的话,他辛辛苦苦打拼出来的家业,又与他人何干呢?
      为何还要给予他们股份和分红?因为爷爷一直期望着每一个人都能过上好日子!
      爷爷一生在商场上经历了无数次的起起落落,也并非没有遭遇过背叛和伤害。但每当他想起那位曾经同生共死的兄弟时,便觉得所有的苦难都不值一提。
      于是,他依然坚持按照自己的信念和方式来处理事情。
      可惜的是,爷爷终究是低估了那些人的私心杂念,对他们抱有过高的期望。
      不过,温婉对此却是心知肚明。
      如果他们中间真的有人具备足够的能力,可以助力温家蓬勃发展,温婉一定会全力以赴地培养对方,而不会紧紧抓住权力不放。
      毕竟,作为一个年轻的女孩,她何尝不希望能够活得轻松一些呢?何必独自承担如此沉重的责任呢?
      说到底,还是那些旁支太垃圾了而已。
      没有能力不说,一个个还贪得无厌。
      他们只知道温婉继承了泼天的富贵,根本看不到她为此付出的艰辛。
      温婉为了尊重爷爷,她不想破坏掉他的遗愿,就算那些人很过分,她迄今为止,不是照样养着他们吗?
      而且,温婉明白,她给那些旁支的分红,是远高于他们应得的份额的。
      然而,人性往往如此,斗米恩升米仇,那些人习惯了得到,渐渐忘记了感恩之心,甚至开始觊觎起温家庞大的家业。
      温婉深知,如果温氏集团真的落入他们任何一个人的手中,不出五年,温氏必将走向衰败与灭亡!
      因此,她又怎能容忍他们肆意妄为呢?
      实际上,他们中的许多人,温婉都曾暗中观察或试用过,但可惜的是,无人能通过考验。
      以温宁为例,她是极少数具备一定能力的人之一。
      温婉并未亏待她,直接将一个盈利丰厚的分公司交给她管理。
      她希望借此让那些所谓的旁支明白,不是她不愿意放权,而是需要看人的能力和表现来给予机会。

第147章 各怀心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