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3章 北宋实亡于赵匡胤![2/2页]

开局曝光大明阴谋论,老朱破防了 何以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
      同一时间,大宋太宗时空。
      “还好,还好!大宋还是有些最后的体面的!”
      直到此刻,赵光义总算是松了口气。
      虽说前面的靖康耻差点把他脑溢血都气出来了,但后面的末代小皇帝,还是挽救了大宋的体面。
      这样,他九泉之下,也能去面对二哥了。
      “陆秀夫么……我记住你了!”赵光义眯起眼。
      嗯,虽说吧,记住也没用,但是,这也不妨碍他将这人记住。
      这好歹也是让他大宋保留最后体面的功臣。
      尽管,这个功臣没能力让大宋重新收服中原……
      尽管,这个功臣能力或许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
      但是,这份气节,他认可了。
      还有那文天祥!
      他已经不止一次听到这文天祥的名了。
      只是,不知道这文天祥的具体实际,让他还有些茫然。
      总的来说,在他看来,这些文臣,其实都还不错。
      相反,那将南宋彻底推向火坑的张弘范,让他眼神逐渐冷厉下来。
      汉人降将是吧!?
      果然,他就知道,这些武将都不可信。
      ……
      而此时,南宋末年。
      “崖山海战!呵……呵呵……”
      文天祥与陆秀夫苦涩一笑。
      他们眼神恍惚,一时间,竟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刹那间,他们好像看到了那十万军民,壮烈跳海一幕。
      何等悲戚?
      何等苍凉?
      大宋!
      亡了啊!
      “难道大宋,彻底没救了吗?”文天祥不由低喃。
      他们现在就在雷州。
      可雷州根本无险可守。
      要是蒙古的铁骑来了,他们也只能跑。
      跑不了多久,最后就只能去崖山了。
      总的来说,现在的他们,与其说是宋庭,还不如说是余孽。
      根本算不上政权了。
      甚至,还比不上那什么明朝的郑成功,比不上那郑明。
      难道,天要亡大宋吗?
      大宋,真的没救了?
      或者,带着幼主出海?以求东山再起?
      既然朱元璋能够建立大明,那等不了多少年,到时候再杀回来,一样可以重建大宋?!
      这一刻,文天祥与陆秀夫眼神闪烁……
      ……
      而此时,问答空间之中……
      就听,秦镇继续开口了……
      “北宋与南宋的灭亡,一个亡在金国,一个亡在蒙古!”
      “但正如明朝灭亡的原因一样……”
      “这些,其实都只能算是结果!”
      “要说真正的原因,还得是宋庭内部的原因。”
      “首先第一点就是:北宋亡于议和!”
      “从宋金联盟灭辽之后,金国开始南下入侵。”
      “宋徽宗赵佶,迷信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对国家基本上没有什么贡献,朝中,奸臣当道,只知道曲意逢迎,各种拍马屁!”
      “宋徽宗喜欢什么,他们就不遗余力的去收集什么!”
      “什么花石纲,奇珍异兽等等,那是一批批的往皇宫里送。”
      “同时,宋徽宗一朝,各地也开始出现农民起义,如宋江,方腊等。”
      “或许,他最大的成就,就是艺术方面了!”
      “当皇帝,他不行,但艺术方面,他确实有很高的造诣。”
      “其中,他自创的书法字体,被后世称为瘦金体,也算是风靡一时。”
      “一个喜欢玩艺术的皇帝,一个不把国家当回事,只知道沉溺自己世界的皇帝,你指望他有什么建树么?”
      “而也正因如此,朝中奸臣当道,全都是阿谀奉承之辈。”
      “金军兵临城下的时候,他毫无担当,只为了不当亡国之君,然后就传位给了自己儿子。”
      “他不管国家如何,反正他不是亡国之君了。”
      “而就他留下来的那些朝廷班底,就那些朝臣,又怎么可能有担当?”
      “金军来了,他们除了议和,就还是议和!”
      “打仗?打仗是不可能打仗的!”
      “他们根本就不会打仗,他们就没有那个能力。”
      “关键是,这些人,没有那个能力,还不让有能力的去打。”
      “他们怕那些有能力的做大了,被皇帝重视了,他们自己失去了权利,失去了地位,所以,就极力的反对,哪怕透露消息,出卖这些人,他们也理所应当,也觉得自己做的没有错!”
      “自私自利?”
      “自私自利就对了!”
      “他们本来就是这么一群人!”
      “与金国议和的,以李邦彦,李棁为主,还有白时中、张邦昌、赵野、王孝迪、蔡懋!”
      “李邦彦与李棁之前说过了,就不说了。”
      “就从这个白时中开始说。”
      “白时中,进士出身,累迁吏部侍郎,政和六年,拜尚书右丞、中书侍郎。宣和六年,担任太宰兼门下侍郎,封崇国公。”
      “当燕山告急的时候,白时中还不以为意,当金人开始进攻的时候,他还是不相信,说:万事须是涉历!非公尝目击守城之事,吾辈岂知首尾邪?”
      “意思是,凡事都有个经过,你们说金人南下了?你们谁看到了?你都没有看到,那你们是怎么知道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第73章 北宋实亡于赵匡胤![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