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3章 英雄不问出处,好物莫管来路[1/2页]

当红男旦穿回民国嫁少帅 扶不起的小阿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白灵筠摩挲着下巴,这么说的话,他想起来了。
      那日东郊戏院唱《牡丹亭》,沈啸楼和景南逢去听戏,令原本与他第一次同台搭戏的英哥儿更加紧张结巴。
      下戏后,他偶然路过一家雕栏玉砌的小楼,被一名挥舞粉红帕子的大姐追的满街跑,中途突然被沈啸楼拦腰抱住,脚没站稳便莫名其妙挨了顿羞辱。
      卿云楼,原来就是那家妓馆。
      但沈啸楼……
      封的那么巧合吗?
      窗外寒风凛冽,屋内二人却聊的热火朝天,而今日的一番闲谈也让白灵筠认识到了一个全新的胡士衡。
      这位止步于一千三百年科举之路的胡秀才,他的思维远远超出了这个时代培育出的封建固步产物。
      他熟读圣贤书,却能侃侃而谈八大胡同的桃色新闻,甚至浑水摸鱼一窥花魁芳容。
      他撰写八股文,却以笔名投稿报社刊登连载爱情故事,并且在奇闻艳遇专区小有名气。
      他是清廷最后的秀才,会在城外教书育人,又是行走江湖的郎中,能治头疼脑热的小病。
      除此之外,间或还接些红白喜事混个温饱,可谓是三教九流,多方位全面发展。
      如此众多营生之下,白灵筠不禁疑惑,不说赚的盆满钵满,也合该收入可观,怎至于眼下这般一贫如洗,餐食仅以土豆果腹?
      对此,胡莱无奈叹息。
      “就是因为生意做的太杂,时常错不开时间,鱼与熊掌无法兼得,终归得不偿失啊。”
      白灵筠听明白了,胡莱虽身富多技,但一来分身乏术,二来不善经营,最终的结果就是活没少干,力没少出,耗时耗力却落得个收支不平衡,一身清贫的下场。
      但若让他只专注其一,微薄的收入又无法糊口,无奈之下只得回到东四盟老家,降低支出成本,提升生活质量。
      白灵筠不由一阵唏嘘。
      看来,无论在什么时代下,京漂生活都是同样的艰难困苦。
      天边擦黑,又有降雪的征兆,王虎掀开门帘进来提醒。
      “少爷,天黑路滑,早些返程吧。”
      胡莱看了看天色,翻箱倒柜找出把木柄雨伞,抖掉上面的灰尘,递给白灵筠。
      “你初来黑省,一时恐难适应,风硬雪大,多少遮挡些吧。”
      黑省天气冷,雪花落在身上一时半刻并不会化成水,等进了屋子拍打两下,雪落地而不湿衣服。
      所以在这里,下雪天是没有人撑伞的,大多是戴皮帽子,有的甚至头顶没有任何遮挡在外行走。
      白灵筠没有推辞,接过雨伞道谢。
      景南逢那样的猛男都倒在了黑省这片土地上,他这具被华老先生扎了半个月针的孱弱身子确实没有逞强的资本。
      胡莱将二人送到胡同口,直至瞧不见影儿才裹着棉袄斯斯哈哈喝着气小跑回家。
      黑省的夜晚来的特别快,由昏到暗只用了短短十几分钟,从胡莱家出来没多久便彻底黑了天。
      临近最繁华的华人大街,路上的积雪清理及时,跟

第213章 英雄不问出处,好物莫管来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