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到现在,白沙市的年平均降水量一直维持在800mm上下,已经超过内陆沿海城市的平均降水量。
      去年和今年夏天的降水量更是超过870mm,所以,这两年水土流失的情况更加严峻,是吗刘老?”
      刘金生很惊讶,白沙市的降水数据是存档在气象局的,一般人根本接触不到。
      如果不是他每天绞尽脑汁的想要解决水土流失问题,也绝对不会刻意记住这种东西。
      “你说的没错,不过即使知道这些数据,对解决沙土流失也没有实际的意义。”
      刘金生实话实说,这些数据他和手下已经烂熟于心了,但对于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没有半点帮助。
      “当然有。”
      江明浩绕到刘金生的正前方。
      “这能够说明,白沙市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水力侵蚀,所以,我们就要在治水控水上下功夫,其次才是固土治沙。”
      江明浩大学学习的是土木工程专业,注册的第一家公司是建筑设计公司,在公司成立之初,所有的项目他都是从头到尾跟踪,全程参与。
      公司在西北的项目,很多都会涉及这方面知识,他曾经跟着水利局、林业局、气象局等几个部门的专家深入的探讨学习并实操过类似的基建项目。
      所以,理论知识他能随口拈来。
      至于白沙市水土流失的治理方案,曾经一度被做为治沙经典案例在行业间和各大高校之间被分析、拆解,相关内容即使过去多年,仍旧记忆犹新。
      “治水控水?你继续说!”
      刘金生眼前一亮。
      他和团队的重点目标一直放在固土上面,倒是没有想过在治水上下功夫。
      “大禹治水的事刘老肯定不陌生,大禹的父亲鲧奉命治水十年,以失败告终,因为他用的办法是堵,但人力再大也难胜天。
      反倒是大禹,吸取父亲的失败经验,改堵为疏,不仅成功治理了水患,还让洪水为人所用。
      这个道理用在治沙上也是一样,既然造成水土流失的罪魁祸首是水,那我们就开挖排水渠,将东北、东南两个方向的水渠分别接通凌河水库和青山水库。”
      刘金生听罢,点了点头。
      “白沙市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黔通县,黔通县是整个白沙市地势最高的地方,所以防治的第一站就应该放在黔通县。
      而且黔通县的地质并不适合种植高粱、玉米一类的作物,我建议可以人工种植沙棘。”
      “种植沙棘?”
      刘金生皱眉。
      前面说的开挖水渠还比较靠谱,但是种植沙棘这个事有些匪夷所思。
      老百姓饭都吃不饱呢,怎么可能种这种东西,即使为了治沙,也不能用老百姓的口粮为代价。
      在沙棘的药用和医学价值没有普及之前,老百姓对这种作物是没有任何好感的,相反,因为沙棘生命力旺盛,根系发达,被老百姓深恶痛绝。
      “是,沙棘根系发达,能够稳固水土,最重要的是,沙棘能让老百姓的日子好起来。”
      自从跟戴春荣见了面,江明浩的脑海里就有了一个很清晰的发展(赚钱)架构。
      尖山咀的卷柏是他的第一颗棋子,沙棘则是他的第二颗棋子。
      这也是他想方设法的结识刘全又通过刘全结识刘金生的主要目的。
      倒卖几块电子表,几台录音机,不过是敲门砖。喜欢重生79:小知青他富可敌国请大家收藏:

第38章 第二颗棋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