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1章 规章制度,来料管理[1/2页]

你好,我的1979 六月听涛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既然如此,我们就说好了。一个月的工资呢是十块钱。”苏何说道。
      说到工资,汪杭觉得稍微有些多了。
      苏何道:“你给我做事,我不能给太少,总不能比工人还少吧?”
      可这时候,工人是光荣的,工资也算是不错的。
      苏兆华一个月就只有九块钱,汪杭说了几句,苏何还是坚持:“高薪养廉,我给你高薪,另外,除了基本的工资之外,还有一部分的奖金。这个看咱们的业务如何,再讨论金额的多少。”
      两人商量了一下,就说定了。
      汪杭的工资,就是每个月十块钱,因为要经常跑动,还要去碧水市或者是安溪市做事呢。
      另外,根据每个月的营业,会给与数量不等的奖金。
      这一点,苏何还是坚持的。
      人才,就要高薪才能留住。
      但太高了,也可能会吓到人。
      所以,高薪可以,比其他人高就是了,也不会给出什么一个月几十块的高薪。
      那不是惜才,想要留住人。
      那是傻子!
      汪杭点头答应下来,苏何就带着汪杭去鞋厂做了交接。
      “九叔,往后就是汪杭来代替我和你们交接了。他就是我的全权代表,你们可不要觉得他不是村里人,就欺负他。往后我们这个都要规则化,制度化。东西只看质量和数量,不讲人情的。”
      九叔笑骂道:“这一点,你九叔我还是知道的。”
      苏何也不是故意让九叔面子上过不去,主要还是说给这里的其他人听的。
      比如那些其他的保安,总会看在村里人的情况下,讲讲人情。
      法理不外乎人情么,但办公司,却不能这样做。
      一旦讲人情放过一个,往后就会有成百上千的讲人情的事情出现。
      一切,都要按照规章制度来。
      汪杭也不是什么陌生人,很快就接手了。
      上去清点了一下鞋子,就点头说道:“明天就去安溪市看看,那边的人口多一些,市场也大一些。明天估计就能全部卖掉。”
      苏何对此也是持肯定意见的。
      之后,两人到河边找了个地方聊天。
      村里人多口杂,难免被人听了去。
      苏何和汪杭是在制定鞋厂的规章制度,当然暂时厂子是属于村里的。
      他们管不到村里的这些人事,只能对于来料管理,以及产品接收这方面,制定一些规章制度了。
      不过一些厂子里人事的安排,他们也事先制定了一些。
      苏何笑道:“你就不好奇,我为什么要制定这些?”
      汪杭笑道:“这些东西,你日后迟早能办起厂子来。迟早的事情,早一点预备好,也是好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个道理总没有错的。”
      苏何哈哈大笑起来,这汪杭果然眼光不一般,在这个年代,颇为出色。
      苏何也把自己的一点设想告诉了汪杭,这可不是画大饼,而是可以预期的未来。
   &n

第241章 规章制度,来料管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