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章 不错,有朝气[2/2页]

喜唐 微微的薇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令狐德棻先生当祭酒的时候一点事都没有。
      颜大祭酒一来,事儿就多了,每日都有作业。
      背诵,日志,作诗,还有什么手工作业。
      若是有一项没完成,就站在国子学门口写完了再进去。
      国子学里面读书的人也不会都听颜白的。
      例如程处弼....
      程处弼他就不听,他虽然只是家里的少子,排行老三。
      但他娘亲是五姓七望崔氏崔信之长女,他少子身份在府里享受长子的待遇。
      (ps:崔氏是程咬金续弦娶的一位妻子,程处弼是她的长子。)
      他学的是崔家的学问,是程家的学问。
      来国子学就是玩的,来混的,来认识各家嫡子,为以后做准备的。
      再加上他大兄和颜白是战场上过命的兄弟,他认为颜白对他一定会疼爱有加的。
      所以,他的作业写得跟个鬼一样。
      用他的话来说,他能写作业,已经是很给颜白面子了。
      而颜白对他的确是关爱有加,没有骂他,没有责罚他,也没有告诉程国公。
      而是亲自给崔氏写了一封信。
      那一天,程处弼简直都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母亲的车驾停在国子学对面,他和一众人趴在国子学门口的文兽前补作业,围观的百姓指指点点,都看不到头。
      好不容易一天结束,以为会被阿耶责骂一顿。
      阿耶最疼他,最多就是喝骂一顿。
      打是舍不得打的。
      结果大兄突然就冲出来,娘亲寒着脸扔下盔甲,然后就去了演武场。
      要不是从楼观学回来拿换洗衣服的程处寸和程处立抱着大兄。
      程处弼怕自己会死在大兄的手上。
      那巴掌真疼,像铁打的一样。
      第二日,程处弼是被人抬着去了国子学。
      他程处弼扬名长安城,人称不写作业,成了长安百姓教子的反例子。
      走到哪里别人都认识。
      像他这样的学生很多。
      于志宁的孙子于知微,段志玄的三子段成,李百药的长孙李昭瑜等等.......
      这些国公家的孩子都是胆大包天之主。
      颜白的法子很简单,也不啰嗦,直接请家长,颜白的拜帖是很好用的,上面的印信还是当初老爷子的印信盖上去的。
      这些年颜白都没换。
      大家都说颜白是个念旧孝顺的人,只有颜善知道,小叔孝顺不假,但拜帖不换印信绝对是故意的。
      就是他的恶趣味。
      拜帖一送,最多两炷香,这些孩子的家长就会来。
      回家后经历了什么不知道,但听上课先生说,孩子态度变好了,跪坐时屁股都不敢挨着支踵。
      他们这年岁最好面子,丢什么都不能丢面子。
      颜白就专门拿他们最在乎的面子下死手。
      裴行俭一挥手,三百多名国子学的学子开始围着务本坊跑。
      也就是围着国子学跑。
      不多,也就三圈,裴行俭骑着马在前面带路。
      许敬宗骑着马走在队伍中间,监察纪律。
      长孙冲则在最后,防止有人故意掉队躲起来。
      等到最后一圈的时候才突然冒出来,装着很累的样子。
      轰轰的脚步声和晨钟的清脆声融合在了一起。
      越来越多的百姓走了出来,端着饭碗,蹲在路边,看学子跑步。
      许敬宗扯着嗓子忽然喊道:“《孟子·生于忧患》预备起……”
      跑在前面的程处弼和众人一起,大声背诵道:“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长孙冲骑着马,他现在还是搞不明白。
      这颜白到底是怎么知道这些学子心里所想的,任何手段在他面前都不管用。
      他到底是怎么知道的?
      同时他也羡慕,什么时候他的名帖能具有颜白名帖一样的威力就好了。
      “不错,是有些朝气了!”
      太极宫栏杆处的李二笑着收起手里的千里目:
      “传新罗使觐见吧,这下大家都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吧,泉盖苏文拒绝我大唐的调和,他哪里来的胆子。”喜欢喜唐请大家收藏:

第2章 不错,有朝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