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6章 伪装成国家的文明3[1/2页]

历史王朝崛起短视频引领工业革命 熊猫吴小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自大一统后,文字有了一脉相承的延续,数千年的文字传承也成就了我们记载历史的习惯,一个忘记历史的民族注定会失去未来。”
      “而我们华夏,虽然经历过无数战乱,历史记载也遗失很多,但我们仍能看到从古至今完整且全面的发展脉络。”
      “华夏能够源远流长不仅是因为我们的谦逊温和,知书达礼。更是因为我们骨子里就遗传的自强不息。”
      “我们不像西方信仰上帝,我们更相信人定胜天的先辈,就连我们祭拜的都是由人而成的神。”
      “在西方神话中,火是上帝赐予的,而我们的火则是靠自己钻木取的。西方神话大洪水,他们要坐诺亚方舟逃命,而我们则是大禹治水。”
      “从古至今,华夏都一直在做着与天抗争的事,后羿射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等神话寓言无不是充满了抗争二字。”
      “在这样自强不息的文化信仰之下,每逢华夏民族危难之际,就必定会有虽千万人吾亦往矣的伟大人物出现,他们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便是我们华夏文明能屹立于历史长河的文明内核。”
      大宋时空节点。
      开封府垂拱殿。
      苏轼自从被赵顼召回来后,王安石整日拉着他探讨改革。完全没有时间找怀民一起看清朝老片。
      赵顼则是除了安排科学研究这一块,时不时也加入其中。
      君臣三人,加上之前支持变法的几人对改革的利弊询问着苏轼的看法。
      原先支持变法的几人里,只有蔡京不在了。天幕之前明说过蔡京是个奸臣,赵顼此时怎会容他,没弄死他都算他走运。
      新视频出来后,众人才将注意力放回天幕上,随着视频的播放,苏轼对文明这两个字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官家,如今我大宋外部环境恶劣,更棘手的是内部也积难重重。若不治理调和,只怕是无力回天。”
      “几十年后金人崛起,入侵中原,这将会给我们华夏文明带来沉痛的破坏。历来低等文明入侵高等文明都是祸害。”
      王安石本就是变法发起人,而他此时同样认为大宋需要一场变革。
      “没错,看看明末的大清,入主中原后不进反退,将我华夏带入了深渊之中。”
      苏轼自从天幕出现后,他认真观看,也认真思索了很多,记下的手抄本都有足足十多本。
      众人听后都点头认可。
      其实苏轼不是抗拒变法,只是否认变法害农。若有良法,肯定是支持。
      此时看到天幕说到华夏先人与天抗争,再看到华夏危难之际的必出伟人的话。
      苏轼结合以往的信息隐隐觉得后世是在废墟中来了一场自下而上,完全有别于任何历史的脱胎换骨的变革。
      而此时的天幕早就明说了,北宋后世还有三位帝王便结束,那改革就势在必行。
      且天幕似乎也在有意引导,不然如何会透露出这么多后世的先进信息?
      “东坡,对于新的变革你怎么看?”
      王安石问起了这几日一直讨论的以天幕信息为基础而开展的改革。
      “官家,诸位大臣,改革之策从天幕中的点点滴滴便能看到。无非就是一点,以百姓利益为第一。”<

第166章 伪装成国家的文明3[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