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没再说话,随后看向扶苏,想听听他怎么说。
      扶苏注意到了嬴政的目光,随后说道:
      “父皇,儿臣认为大可不必以如此极端的手段。细心些,多花些时间便可。”
      嬴政听完,内心轻轻的叹了一口气,没再理会众人。
      天幕继续在播放。
      “朱标从小性格宽厚,团结兄弟,担任太子的二十余年,他辅政监国,以仁爱治国。”
      “关于朱标的品行和能力,史书上几乎都是正面评价,面对严厉苛刻的父亲,朱标并不是盲目听从的乖宝宝。”
      “对于父亲一些专制残暴的举措,他会提出反对意见,即便反对没有多大的作用,他也坚持自己的原则。”
      “他参与了洪武三大案的审理,保住了不少被牵连的官员,在选拔新官员时,他也全程参与其中。”
      “朱标为政从善,御下从严,手握文武权柄,却不被父亲忌惮。”
      “可以说,如果朱标想要造反,朱元璋都会笑嘻嘻的将玉玺双手奉上。”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宽厚贤明的太子却英年早逝。他的逝去,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关于大明的无限遐想。”
      大唐时空节点。
      长安大明宫。
      “他若造反,朱元璋将笑嘻嘻的奉上玉玺。”
      李世民望着这句话陷入了回忆中。说实话,他内心很羡慕这种父子感情。
      这是他自李家起兵之后,就没有再感受过的亲情。也是此后再无法得到的亲情。
      彼时的李渊若是不曾许诺秦王,或许秦王不会功高震主。
      最是无情帝王家。
      当了皇帝的李渊怎可能会容忍如此出色的秦王成为太子?如此,何来君父的尊严?
      越发出色的秦王更会让他这个皇帝显得无足轻重。
      所以,一个嫡长子继承制让秦王即便打下了整个江山也是徒呼奈何。
      不掏出玄武门继承法,李世民胸中的满腔抱负都会化为泡影。
      跟随他出生入死的文臣武将也都将面临无情的清洗。
      大势所趋之下,无人可螳臂当车。
      大明时空节点。
      应天府故宫。
      擦干眼泪的朱元璋紧紧的抱着朱标。生怕一松手就再抓不住了。
      “儿啊,上回虽然御医说你身子很好,但还是不能大意。任何问题都要第一时间告诉爹爹。”
      朱标轻轻的嗯了一声。说道:
      “爹爹,我会注意的。您放心。时间还远着呢。”
      刚开始看到自己38岁突发恶疾去世时,朱标的内心也是慌得一批。
      但想想还有十多年的时间后,才渐渐安定了下来。只要自己平日多注意,应该可以避免。
      朱元璋一想也对,有十几年的时间,肯定能有法子避免。
      又想这天幕真是好人呐,咱老朱日后万一真的白发人送黑发人该得多伤心啊?
      随即他才将注意力放回天幕上。
      “洪武三大案?”
      “后人对大明无限的遐想?”
      此时他肯定不知道洪武年间的几次血流成河的大案,都是他集中皇权给后人铺路的手段而已。
      他也不知道后来丧子,丧妻,丧孙后让他整个人都变成了有些神经质了。
      此时的天幕或许能让这个时空走上不同的道路也未知。喜欢历史王朝崛起短视频引领工业革命请大家收藏:

第44章 最可惜的继承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