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单凭这两句,就已经不只是佳作水准了。
      尤其是从最重要的立意之上,便将书院秋试上那些逢秋多悲的诗词,碾了个彻彻底底。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整诗全出。
      不怎么懂诗词的陈宪虎与叶一夔,也能察觉到这首诗的非同凡响。
      众人看徐年的目光都变了。
      以前单知道他道法高深,如今才知道他的才华也非平庸。
      明明是道门五品大真人,可这诗词造诣就算是儒家修行者之中也不多见吧。
      尤其是陈宪虎,他那眼神就像是见着了神仙。
      别人都还蒙在鼓里,但他可清清楚楚,徐年才二十岁啊!
      二十岁,哪怕从娘胎里就开始努力,不吃不喝不眠不休,每时每刻都在修行,能成就个道门五品都已经不可思议了。
      究竟是哪里挤出来的时间还能钻研诗词?
      难道是生而知之,天生就有如此才华?
      陈宪虎的妹妹在京城素有谪仙之名,但他此时此刻觉得,和他的大哥徐年比起来,小妹哪能算什么谪仙,只不过就是多了几分聪慧。
      徐年这天资之高,才真不像个人。
      至于徐年提前说过的那句“如果不是他写的”已经被众人无视掉了。
      无他。
      这种级别的诗词只要出世,流传天下都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京城怎么可能没听说过?
      既然陈宪虎他们都是第一次听到,那么不说十成十,至少也有九成九的把握断定这篇诗文就是经由徐年的口,才得以面世。
      “……徐先生这首诗,诗名为何?”
      何奇事对徐年的称呼都变了。
      单论真人和先生,哪个称呼更有含金量其实不好说,毕竟一个是道家,一个是儒家,没法相提并论。
      但是有鹿书院的大先生都愿意称为先生。
      这便是一种认可。
      分量极重。
      “这个……我也不知道叫什么。”
      事实上是徐年忘了。
      课本上的全文背诵就是这样。
      大家花心思去背的都是全文,标题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忘了。
      “如果徐先生一时想不出诗名,不知我可有这份荣幸,斗胆为先生琢磨一个?”
      “行……”
      徐年已经隐约有些察觉,他好像低估了抄来的这首诗的杀伤力。
      能为这首诗取名的何奇事如逢大喜事。
      哈哈大笑。
      不过他没急着取名字。
      “徐先生的落款要写什么?是直接用先生你的名字,还是留个雅号?”
      “不是,这诗不是我写的,作者名叫……”
      徐年说着就卡壳了。
      作者是……谁来着?
      坏了。
      和标题一样忘了!
      何奇事见到徐年说到一半不说了,他也没有追问下去,而是露出一副恍然大悟之色。
      然后。
      有鹿书院的何大先生看向徐年的眼神里面,更多出了几分敬佩。
      “徐先生能对名利淡薄至此,何奇事自愧不如,深感惭愧……”

第103章 秋词其二[2/2页]